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买手店如何成为新零售宠儿?

   2018-12-18 870
导读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纽约潮流买手店 Opening Ceremony 联合户外品牌 Columbia 在三里屯推出了主题限量款独家预售,并希望通过这次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纽约潮流买手店 Opening Ceremony 联合户外品牌 Columbia 在三里屯推出了主题限量款独家预售,并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展现出其对时尚潮流创造力的全新视角。近期有关买手店的新闻不外乎关店、品牌合作与多业态组合创新。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的零售变革浪潮中,买手店也在寻找与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作为一种经营模式特殊的实体商业,买手店如今可能会遇见哪些问题,又可以用什么样的思路去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今天,我们想从买手店的发展历史与其经营内核切入,进行一些探讨。

从买手店的发展史来看,它最初起源于二战前后的欧洲。彼时,伦敦、巴黎等城市兴起了独立的街边小店,往往由个人经营,经营者常担任着产品设计、采购等职责。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的是,在买手店的发源地,“买手”概念并不被过分强调,“独特”反而更被重视。买手店在起源地的语境中被称作“Boutique”,即法语“商店”之意,后被英语语言纳入使用,又意“精品店”。60年代早期至70年代中期,买手店在欧洲蓬勃发展。90年代,买手店概念被引入中国,并在2010年后发展较快。

买手店的发展历史是其精神内核的映射。其精神来源于“摇摆的60年代”的解放变革,而时尚作为解放与反叛的有力突破口,买手店模式正顺应了这种变革。买手店颠覆了时尚行业以往的模式,同时也塑造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观。至今,我们依旧能从品牌策略、商业模式等角度窥见这种塑造力对时尚行业的影响。

在强烈的个人主义文化中,买手店通过眼光独到的采购和个性鲜明的宣言,在极大程度上提供了一个灵活且易于制造消费者共鸣的平台,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代名词。买手店依赖买手的个人品味与时尚理解将品牌打散,通过整合创造附加价值,是更具针对性的营销与商业细化的表现。

在拥有这些商业特质的同时,买手店也面临着独有的困境:过往的商业核心附加价值被互联网冲击,怎样才能进行价值再创造?

权威与多变的冲突:怎样引领风骚数百年?

除了上述个人主义文化是催生买手店模式的内在因素以外,信息与渠道的不透明也直接使得买手店的运营有了可行性。在互联网还未深入人们的生活时,品牌与产品信息不似今日般与消费者只隔着一部手机的距离。买手店对于品牌与产品的整合与风格主题的再创造实际上提供的是信息价值。在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渠道相对单一时,买手店得以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其角色内核类似今天的 KOL。

互联网的出现节省了消费者接触不同商品的时间成本,买手店无论从其整合信息的价值上来说,还是其销售盈利能力上来说,都或多或少被削弱冲击。

除此之外,传统的买手店运营逻辑在今天渐渐显示出了其矛盾与不合理之处。一方面,信息价值使得买手店获取消费者信任,信任的巅峰和积累会造就权威。另一方面,买手店又极其依赖买手个人对商业的把控,但商业趋势,尤其是时尚趋势,又是极富变化的。由此,买手店陷入了权威与多变之间的矛盾:一个依赖个人主观意识紧跟日新月异的环境的商业体,又怎能建立起一成不变的信任呢?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404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