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速递首页 频道列表

销售假冒服装30万元,泉州两男子获刑并处罚金!

2025-01-23 10:393700

 

制假售假行为既侵犯了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又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在网络购物平台,因只能根据图片和描述判断,消费者更容易遭受假货的欺骗。日前,泉州市鲤城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

案件回顾

销售假冒服装

制假窝点被查获

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被告人男子曾某甲购进空版服装及假冒的某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标识,并使用压标机自行压印成品后,在其注册经营的“中国××特卖个人店”“支持××特卖个人店”两家网店,上架销售该假冒服装,销售金额累计108914元。

其中在2023年6月份,被告人男子曾某乙明知曾某甲上述制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仍受其雇用,为其提供贴标、打包、贴快递单等帮助,参与销售金额合计21796元,并收取曾某甲支付的工资5000元。

这期间,被告人曾某乙还自行在空版服装上压印假冒的某知名品牌商标标识,后在其注册经营的“××特惠服饰个人店”网店销售该假冒服装,销售金额共计183788元。而被告人曾某甲明知曾某乙的上述行为,仍为曾某乙提供购进空版服装、假冒的某知名品牌商标标识等帮助。

2023年12月14日,曾某甲、曾某乙在制售假窝点被公安机关查获。公安机关还在该处查扣到属曾某甲的商标标识、烫标机、印有商标标识的衣物等涉案物品。经鉴定,上述产品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

案件审理

犯假冒注册商标罪

判刑并处罚金

鲤城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曾某甲、曾某乙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单独或共同采用购进空版服装及假冒的商标标识后自行压印成品的方法,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并予以销售,其行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最终,综合本案的犯罪事实、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鲤城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曾某甲、曾某乙相应刑期和罚金,并责令二被告人退出违法所得。

案发后,两名被告人预交了20万元用于退出违法所得和缴纳罚金,并已赔偿被侵权企业的经济损失,获得了企业的谅解。(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丹萍 通讯员 王汇鑫)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见证国产服饰制造的力量
9月2日,2025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秋季)开幕。展会以“新智造、新产品、新场景”为锚点,精准锚定消费市场前沿趋势与供应链

0评论2025-09-08274

波司登防晒衣好不好?深耕纺织服装领域,用数智化赋能产品
随着全民防晒需求的日益增长,波司登凭借“科技 + 智造”的创新理念,成功突破了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这个以羽绒服闻名遐迩的国

0评论2025-07-0478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