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赶制服装厂的第一笔业务,是一批羽绒马甲,这些天大伙儿都在加班加点生产。”闫菊说。闫菊从小在农村长大,由于家庭困难,初中毕业后,她只身来到大连一家服装厂打工。在那里,她和大多数农民工一样,由最底层做起。由于她细心能干,刻苦好学,很快便成为裁剪、熨烫、缝纫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再加上她工作出色,后来又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从而积累丰富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这为闫菊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打下扎实的基础。
闫菊在外打工时每年过年都回家探亲,看到家乡因扶贫而发生的变化,她产生回乡办厂的想法。闫菊说:“家乡现在的创业环境很好,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家乡办企业,不但自己能够致富,还能帮助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有回乡创业的想法但苦于缺少创业资金的闫菊,得到侯家岭村“两委”班子的支持及侯家岭村对口帮扶单位锦州供电公司的资助。锦州供电公司出资20余万元购买16台制衣机器,提供给侯家岭村留守妇女使用。
在闫菊的带领下,侯家岭村的妇女经过短暂培训,新手上岗后的月工资就超过千元。“将来,随着厂里业务量和留守妇女业务熟练度的提升,在锦州供电公司的帮扶下,在服装厂打工的留守妇女每月工资可达两三千元。”闫菊对服装厂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