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一系列利好政策的紧密出台,供应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正悄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历经二十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供应链终于迎来风口。
但时至今日,有多少人不是雾里看花?有多少人明白什么是供应链?有多少人知道我国供应链发展的现状?又有多少人理解供应链的价值?
前不久,知名机构Gartner发布了2018全球供应链大师奖,它被视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供应链排名。在“供应链25强企业“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联合利华、ZARA、耐克、H&M、阿迪达斯等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苹果、宝洁、亚马逊、麦当劳更是荣获顶级桂冠,获评“供应链大师级企业”,它们更是在过去十年内七次进入了榜单的前五名。
它们不是世界500强,便是独角兽。世界500强轮流更替,但拥有卓越供应链能力的企业却是常青树,供应链价值可见一斑。
那么,何为“供应链”?
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官方第一次权威定义供应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现实中,绝大多数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多数品牌/企业只能拥有较低的市场份额,缓慢发展,或者艰难的维持运营,但仍有小部分品牌/企业可以实现快速扩张,获得较高的品牌价值。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单纯依靠商业模式创新或者产品创新,都无法走得太远,它可能会因为供应链中某一环的掉队,导致整体的崩塌。企业间的差异到底在哪儿?
直观企业对比分析,比如在餐饮行业,对比中式快餐与麦当劳;在服装行业,对比美特斯邦威与优衣库;在运动品牌行业,对比福建运动品牌(安踏、特步、匹克等)与耐克、阿迪达斯。你会发现,根本性的差异不在于产品,而在于供应链。
供应链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起步晚,发展慢,增速缓。由于”供应链“这一概念是上世纪末从欧美发达国家引入国内,我国在供应链理念、发展基础、治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才出台明确的供应链政策、供应链标准来引导供应链相关行业发展。同时,部分企业与消费者对于供应链的认知尚处于培育阶段,对实施供应链管理动力不足,造成我国供应链发展缓慢。
无典型代表企业。全球最优秀供应链企业,中国企业全军覆没。现阶段,国内有一批企业在自身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国际优秀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在2018全球供应链大师奖的25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全军覆没,唯一一个过去几年都上榜的中国企业联想,此次也与25强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