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利军北关区委书记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把准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对安阳来说,就是要明确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在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安阳服装产业根基牢固。近年来,该市北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立足优势、深入研究,确立“服装”为主导产业,瞄准国内外高端品牌,以优质服务和优良营商环境吸引知名企业入驻,集群效应凸显。服装产业这一“老树”发出生机盎然的“新枝”,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老树发新枝,“大纺织园”崛起于洹河河畔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
7月24日,记驱车从安阳市区出发,沿宽阔的中华路一路向北,过洹河约6公里,抬头看到一条彩虹式钢架横跨在道路上方,“中国童装名城·柏庄”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柏庄镇位于我省最北端,与河北省相邻。上世纪80年代,柏庄人陈平,从安阳内衣厂买来下脚料,自购缝纫机和锁边机,做起内衣加工生意。为扩大生产规模,陈平建起柏庄第一家内衣加工厂,在他的示范下,内衣加工潮顿时席卷全镇。
2002年,柏庄从事轻纺工业的各类企业和经营户达883家,当年总产值4.3亿元,市场在全国闻名。
2017年1月10日,柏庄镇整建制划归北关区管辖。服装名镇“加盟”,让北关服装产业在原先拥有高技术工人、成熟工序、客户资源、市场渠道优势的基础上再添“新翼”。
然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柏庄镇小叮当婴幼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安顺说,虽柏庄童装产业也在不断升级、进步,但还是科技含量不高,大多还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相当于别人跑了100步,柏庄才跑了50步。”
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瞄准千亿级产业基地发展目标,打造国内有影响的纺织服装基地。”北关区区长李富生答的自信而干脆。
北关区聘请中国国际工程设计院设计规划28平方公里的北关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发展框架,明确涵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配套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产城布局;投资14.2亿元开展“五纵五横”道路建设,打破柏庄交通瓶颈;建成110千伏变电站;天然气管网全面贯通。
与此同时,纺织品检测中心、织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纺织服装“云”交易平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首家印染产业园顺利通过环保审批。
“几年前,洹河以北高楼寥寥。”中原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王道勇高兴地说,如今,这里高楼林立、厂房密布,每年可生产内衣服装9亿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特别是婴童服装,几乎覆盖二三线城市高端批发市场,并出口俄罗斯、美国、越南等国。一个纺织服装“大产业园”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