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交出堪称“史上最坏”中期成绩单后,6月思捷环球又发出了盈警公告,预期其截至今年6月30日止财年(下称2018财年)将录得21.7亿元(港元下同)至22.7亿元的经营亏损,而上一财年集团经营亏损仅为1.02亿元——也就是说,2018财年思捷环球的经营亏损数额预期将同比超大幅度增加逾20倍。
8月7日盘后,思捷环球再度更新其盈警消息,在6月披露的预期亏损范围基础上,公司进一步预告于2018财年将录得经营亏损约22.5亿元,倒是符合此前盈警公告披露的21.7亿元至22.7亿元的范围;同时公司预告于2018财年的净税项约为3.28亿元,综合之下思捷环球预计其于2018财年将录得股东应占净亏损约22.5亿元。
回顾上一财年,思捷环球还录得股东应占净利润6700万元,如今一年过去便要由盈转亏大出血蚀去22.5亿元之多,也是继2013财年净亏损43.88亿元及2015财年净亏损36.96亿元之后,集团交出的史上第三差的年度业绩了。
大佬跌下神坛,思捷环球现巨亏
今年迎来成立第50周年及于港股上市第25周年的ESPRIT,于20世纪80年代一度非常流行,其在青少年消费群体中尤为风靡,广受欢迎。在鼎盛时期,ESPRIT在国内国际各大商超遍地开花,是最受追捧的国际知名服饰品牌之一。但到了最近一个十年,ESPRIT的市场境遇开始变得不再景气。
2013财年上半年(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6个月),作为ESPRIT品牌母企的思捷环球首度交出亏损4.65亿元的成绩单;2013财年全年,其上市后最差业绩出炉:集团在该年度录得营业额明显下滑以及破天荒头一遭的43.88亿元净亏损,一举跌下固守多年的业内大佬神坛,此后公司经营及业绩表现几乎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自2013年以来思捷环球的业绩称得上是每况愈下了,集团营业额连年下跌,2012财年还有300亿,到2017财年就几乎仅剩半数只得约160亿元水平。盈利方面就更加不堪,最近五年集团在盈利和亏损之间多有反复,但仅看数据材料就知道了,即便当中几年公司勉强扭亏,但净利润额度都很小,这入账纯利较之2013财年和2015财年动辄几十亿元的亏损可说是杯水车薪。
以公司2013财年中期首录亏损起计,到今年3月公布2018财年中期业绩止,6年之间思捷环球累计亏损达到近百亿元(90.38亿元),而当中盈利的年份累计也仅赚不足3亿(2.98亿元)。
市场疲软+区域业务亏损+闭店潮:思捷环球的漫漫不归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思捷环球一步步走到如今这困窘的田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