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有一家小学下订单了,1000套校服,要加紧赶工了!还要多招些人手才行。” 8月4日,在黔东南州剑河县岑松镇屯州工业园民合服饰厂内,工作人员一边忙碌着手中的工作,一边向记者说。
民合服饰厂工人正在加紧赶工 因业务是以代工生产国外品牌内衣为主,自今年年初以来,剑河县民合服饰厂海外运输渠道也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了一定影响。 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及时发货,便意味着资金无法按时到账,工人的工资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我们工人在我们这工作,基本上都是保证他们每个月的工资在3000元以上,上百人的工厂,每个月工资的支出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民合服饰厂总经理陈光辉如此说。
忙碌的生产流水线 “为了保证工人能够按时得到工资,那段时间完全是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垫付工人的工资。”陈光辉表示,因为疫情,工厂的发展节奏也因此而被打乱,但好在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在疫情缓解后,存货也陆续发放出去。 但因国外疫情依然严峻,订单发货量依然受限,为了能够尽快恢复到以往的生产节奏,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周边村民就业。陈光辉意识到,除了本身的内衣生产业务外,还需要寻找另一条出路。
此前囤积在仓库无法发货的内衣 因早年便已在广东汕头打拼,拥有多年的服装生产经验及资源积累,陈光辉通过多方的沟通奔走,最终决定,在保持现有内衣生产流水线用工量的同时,另开设新的校服、企业工作服的生产流水线。 “疫情我们都挺过来了,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陈光辉心中无比坚定。 在得知剑河民合服饰厂要开展校服生产业务后,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剑河县教育科技局、剑河县招商局纷纷伸出援手,通过各单位部门的协助与沟通,民合服饰厂陆续接到了来自剑河县多个乡镇小学的校服订单。 “目前总共接到了几个乡镇小学1万余套校服的订单,总计价值大概有60多万左右。”陈光辉表示,这为工厂新开的业务起了一个好头,只要有订单,工人也有收入,也能带动更多的就业。
已制作完成的小学夏季校服 而技术有了,资源有了,订单也有了,剩下的便只是工人生产的问题。 “目前我们校服生产线一共带动了50多人就业,整个厂现在近200人左右。而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困难,主要还是对于新招工人的技术培训。”民合服饰厂厂长郭婵婵说道。 她表示,因原厂的老工人以前都只做过内衣,而如今做校服又是不同的生产工艺,加上新工人的涌入,技术培训便显得格外重要。
工人正在细致地缝纫着校服部件 所以他们需要慢慢培养出一批熟练工,通过统一培训、老手带新手等方式,逐渐将工人磨合熟练,而这都还需要时间,但他们都希望尽自己所能做出最好的产品。 “校服质量都很好,面料舒适,做工精细,你们的产品太棒了!”第一批产品出货,在得到了乡镇小学校方的如此评价后,陈光辉及民合服饰厂的所有人,对未来的发展都信心满满。 据悉,通过自身的努力及多家单位的帮助,剑河县民合服饰厂正在努力逐步拓开更多的校服生产市场。除了在剑河县开展业务外,其还努力将校服业务范围拓展到周边县市,最终努力将市场打开至全省范围。 “通过订单和生产需求的增加,我们校服生产的流水线目前都还在招工,预计最终会发展到200人以上,加上内衣流水线的工人,全厂届时会有500人以上的用工量,那时候,就能陆续带动起更多周边群众的就业了。”陈光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