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口碑双丰收,贾玲也因为这部电影成功转型成导演。
像贾玲这样转型成功的人,还有很多,曾经的“体操王子”李宁也属于这种类型。
1963年3月,李宁出生于广西来宾市的一个普通家庭,6岁开始练习体操,8岁进入了广西体操队。
17岁那年,李宁入选了国家队,1981年,他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自由体操、鞍马两项冠军。
1982年,李宁19岁,他参加了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
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六个项目中,李宁成了全场的焦点,他动作漂亮,一气呵成。
最终,李宁凭借个人出色的表现,创造了历史,一人夺得7枚金牌中的6枚(其中包括一枚全能),还有一枚铜牌。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李宁在体操比赛中又夺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3项冠军。
这样空前绝后的战绩,很快获得了国内民众的认可,李宁被封为“体操王子”。
因为伤病,李宁本想退役,但当时中国体操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李宁只好坚持上场。
1988年,汉城奥运会,就像一场噩梦。
李宁在吊环比赛中失利,脚挂在了吊球上,跳马比赛中,他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人们无比惋惜,李宁用一个”微笑“完成了这次比赛。
这个微笑或许是面对失败的不甘心,或许是对国人的歉意,但却惹恼了国人,人们对他口诛笔伐,甚至寄去刀片,送去外号”体育亡子“。

李宁回国后,黯然离开了自己喜爱的体操队。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李宁共获得106枚金牌,全国冠军92次,世界冠军14次。
李宁独创的动作得到国际体联的认可,并定名为”吊环李宁摆上“、”吊环李宁正吊“、”鞍马李宁交叉“、”双杠李宁大回环“等。
退役以后,李宁转战商场,以自己的名字“李宁”做商标,开始制造运动用品,开创了中国体育品牌的先河。
李宁的运动品牌一时风头无两,赚得盆满钵满。李宁把公司交与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退居幕后读书、学习、做公益。
可到2011年,公司出现了大量库存积压,到2014年,连年亏损,超过31亿。
李宁再次出山,改变定位,很快扭转乾坤。

2018年,“中国李宁'登上了巴黎时装周,成为引领世界的运动时尚潮流。
一路走来,李宁获得了太多的殊荣。
但生活起起伏伏,有低谷也有高潮,面对失败,李宁总能坦然面对,微笑着挺过难关。
“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广告语既是李宁运动品牌的精神,也是李宁一切经历的阐释。

”我的目标就是拿冠军!“
这是李宁作为一名运动员的心声。
李宁小的时候,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上学后回到父母身边。
二年级的一天,他看到学校体操队的小朋友练习体操的画面,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以后,他就把被子铺在地上,学着同学们的样子练了起来。
爸爸看到了,就找来儿子谈了一次。
交谈以后,爸爸被李宁说服了,就放弃了让儿子去学音乐的打算,把李宁送到了学校体操队。

或许是骨子里的那种执着打动了教练,或许是小李宁翻的跟头让教练另眼相看,在广西自治区的教练梁文杰去学校选体育苗子的时候,李宁幸运地被带回了队里。
三年之后,在全国的少年体操锦标赛上,李宁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回去之后,李宁的训练更加刻苦了,第天早操跑2000米,引体向上时腰部坠上了十五公斤的哑铃,踢腿时也绑上了沙袋。
1980年,李宁参加了全国锦标赛,虽然没拿冠军,但却成功引起了国家体操队著名教练张健的注意。
张健看上了李宁扎实的基本功,把李宁带进了国家队。
进入国家队后,李宁更加用心打磨自己的技能,还不断进行动作创新。
他把托马斯全旋融入到自由体操中,把托马斯全旋改成托马斯平移加入到鞍马动作中,有了这些改动,李宁的动作更加漂亮、有魅力。
决心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
李宁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前进,很快就有了不错的成绩。

”这三个项目我都是拿满分拿的冠军。“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首次参加奥运会,全世界都在审视着中国人的体育实力。
作为代表中国体操队出席奥运会的一员,李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能在奥运会赛场上升起一面五星红旗,相当于为国家建立起了自信,何其荣耀。
在团体赛中,李宁和队友们虽然高标准完成了动作,但却以0.6分之差输给了美国,大家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很难接受。
气氛一度紧张起来,非常压抑。

该李宁上场了,他在自由操项目中自信满满,一股作气完成了所有动作,流畅自如。正如解说员所说:”团身空翻两周,站得很稳。“
这个项目李宁拿了满分,把一枚金牌收入囊中。
多年以后,在央视舞台《开讲啦》中,李宁提起这段经历,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
他说:”这三个项目我都是拿满分拿的冠军。“
那次奥运会上,李宁共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几乎占了体操队获得奖牌的一半。
约翰逊说:”信心与能力常常是齐头并进的。“
李宁的信心帮肋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成就了国家的梦想,让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空冉冉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