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常青精神擦亮“金名片”,“中国服装第一街”焕发新活力

   2021-07-08 4740
导读

七月,杭海路四季青商圈。刚刚出梅的杭州,猛然间已经迎来了火热的夏天。高温并不能放慢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这条“中国服装第

七月,杭海路四季青商圈。

刚刚出梅的杭州,猛然间已经迎来了火热的夏天。高温并不能放慢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这条“中国服装第一街”上的脚步。街道上,衣着清凉的时尚女孩步履匆匆;市场里,高台上的模特则不停穿脱着最新的秋款。


杭海路四季青,“中国服装第一街”的名号响彻全国。这其中,意法服饰城、中洲女装城、佳宝童装市场、四季常青服装批发市场等等,都是国内服装行业的标杆市场。而提到这些市场,离不开一个身影:常青股份经济合作社。

“中国服装第一街”所在地,原来是四季青镇常青村所在地。在常青人的心目中,“爱我常青,献我力量”,是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信仰。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常青人”在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有“不忘初心、迎难而上”的创举。

6月底,常青经合社党委牵头组织开展了“红色记忆·薪火相传”——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主题活动。


常青经合社班子成员、老党员、青年党员、团员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老党员们将过去几十年的“常青故事”娓娓道来,青年党员、团员代表共同聆听,感受时代的变迁,从前辈的事迹中丰满自己对“常青精神”的认知。


原常青村老书记丁水木讲述了常青村的发展历史,他感慨地说:“常青村至始至终以坚持集体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以集体利益为重,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党指引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大道上迈着坚实的步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

老党员们口中的“常青故事”,凝练了几代常青人的拼搏:上世纪50-70年代,为了解决地少人多的现状,常青人艰苦创业,将滩涂荒地改造成了肥沃的蔬菜地,还建立了奶牛、禽蛋等生产基地,成为杭州第一大副食品基地;上世纪80年代,为发展“菜篮子”工程,常青人充分依靠科学技术,逐步调整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村办企业;2000年,抓住机遇,成立“常青服装市场筹建办”;2002年,常青意法服饰城建造完工,为杭海路四季青服装一条街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2008年,常青经合社旗下共有七大专业市场,均成为全国服装行业的标杆市场;2010年成立网络科技公司,将电子商务与市场有机融合……老一辈的常青精神,引领着新一代常青人攻坚克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初心、坚定信念。


上面的这张照片,题为“党旗下的常青力量”,这是今年常青经合社“不忘初心、向党献礼”主题摄影比赛中的一等奖获奖作品。

一名党员是一盏灯,一名党员是一面旗。

2017年常青经合社完成了新一届班子换届选举。换届后的班子成立初期,就对现有制度进行研究整合,为党建引领集体经济规范化运行提供依据。常青经合社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把廉政教育深入日常,不断加强党建带群团,深度挖掘品牌亮点。

常青经合社有专业市场、酒店饭店、停车场等下属企业。员工每天面对和处理的,都是十分琐碎的事务:消防安全、垃圾分类、纠纷调解……这些年来,在常青经合社党委领导下,常青党员传承“常青精神”,主动作为,身先士卒。


杭海路四季青服装街区人流量密集,非机动车无序占道停放影响到行人通行。在日常工作之余,党员志愿者们针对非机动车抢占人行横道、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进行现场维护、宣传,并对乱停放、乱占道的非机动车进行整理。


对非机动车乱穿乱行、行人随意过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党员志愿者们也会不定期上街进行制止和劝导,引导非机动车及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并为外地客商提供热情周到的指路服务。

“常青人”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踏实工作、苦练技能,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学党史、抓党建、强队伍、促生产”工作思路,感悟新时代使命担当,续写传承“常青精神”。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常青经合社开展了“对党说说心里话”,通过微视频录制,大家分享收获感悟,抒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每一个常青人都在紧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步伐,一切为了常青,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样的精神将永远传承,常青永青。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89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