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速递首页 频道列表

一针一线织就富民路 陆河服装产业书写基层改革见实效答卷

2025-09-22 10:472230

在广东汕尾陆河县,缝纫机的“哒哒”声正奏响基层改革的奋进曲。这场以服装产业为核心的变革,不仅破解了县域发展困局,更让万千群众的“致富梦”落地生根,成为“基层改革见实效”的生动注脚。

破局突围:

服装产业点燃“星星之火”

陆河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曾让“发展”二字步履维艰——经济总量小、人均耕地少、居民收入低,“外出务工难顾家,留守在家没收入”的困境,成了不少家庭的烦心事。如何找到一条贴合县情的出路?陆河把目光聚焦到了服装产业上。

从产业适配性来看,服装产业“就业门槛低、投产周期短、时间灵活度高”的特点,恰好能匹配本地返乡劳动力、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需求,实现“生产”与“人力”的精准对接。更关键的是,依托省产业有序转移政策与珠三角服装产能外溢的“双重东风”,加上本地外出务工者积累的行业经验与商脉,陆河的服装产业有了“起步快跑”的底气。

河田镇高砂村的实践,更是为这场改革点燃了“星星之火”。2021年,村党支部书记孔维振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机遇,成功引进首家服装加工厂,用“一部缝纫机改变家庭命运,100部缝纫机激活村集体经济”的成果,让村民看到了希望。此后,“家家户户脚踩缝纫机”的场景从高砂村扩展至陆河各乡镇,曾经的“零星尝试”逐渐发展为燎原之势。

多维发力:

创新模式激活“一池春水”

陆河县从共识凝聚、要素保障、模式创新到政策支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让服装产业发展的“春水”持续涌动。

在共识凝聚上,陆河通过现场会、“周三夜访”、村民会议等多种形式,走村入户讲政策、谈前景,把“发展服装产业能致富”的理念植入人心。要素保障方面,全县盘活近700处闲置农房、66个闲置场地,构建“一区多园”产业格局;同时开展46期服装技能培训,发放超5000份培训证书,为产业发展培育了大批“熟练技工”。

更具突破性的是管理模式的创新。陆河探索出“1个中心工厂+N个卫星工厂+X个农户”的“高砂模式”——中心工厂负责接单、品控,卫星工厂和农户承接生产环节,实现“大厂带小厂、小厂连万家”,让产业从“分散作战”转向“集群发展”。政策与金融支持同样给力:出台15条专项措施,涵盖规模奖励、成本减免;搭建政银企平台,推出“服装贷”,推动农商行“整会授信”2亿元,为52家企业解决2152万元融资难题,彻底打通了产业发展的“资金堵点”。

而在营商环境优化上,陆河更是拿出真招实策:建立县领导走访机制,及时解决企业难题;推行柔性执法与“全代办”服务,将工程建设审批环节从24个精简至6个,实现“拿地即开工”,让企业安心经营、放手发展。

硕果满枝:

小服装织就民生大工程

3年耕耘,陆河服装产业改革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如今,陆河县引育中小微工厂超1300家,其中服装类超800家;新增跨境电商近30家,依托拼多多、希音、速卖通等平台,日均出口T恤超30万件,“陆河制造”的标签正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数据更具说服力:2024年全县村集体总收入4134万元,同比增长21%;2022年以来,新增就业岗位超1.4万个,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5.7%——曾经的“小服装产业”,如今已真正锻造成为惠及万千家庭的“民生大工程”。

从“一针一线”的零星探索,到“千家万户”的产业集群,陆河县以服装产业为笔,在基层改革的画卷上写下了“实效”二字。这条路,不仅为陆河闯出了发展新路径,更为其他地区推进基层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广州一个服装城,带动10多万人就业
召开的广州市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来自越秀区的元裳话筑和御龙外贸服装城分别经营了41年和20年,除了实现自身发展

0评论2025-09-2223

2025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在2025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2025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大会以“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构建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新生态”

0评论2025-09-22224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