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羽绒服巨头开打冬季战役

   2022-12-02 9190
导读

下半年以来最强的寒潮正自北向南,席卷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出现了剧烈下滑。江苏省内各市普遍降温达10℃至12℃,不少

    下半年以来最强的寒潮正自北向南,席卷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出现了剧烈下滑。江苏省内各市普遍降温达10℃至12℃,不少居民直呼:一觉醒来,就从秋天进入了冬天。

凛冬将至,一件温暖的羽绒服是防寒保暖的必备衣物。相比不断降温的天气,羽绒服市场却在不断“升温”,不少线上店铺反映近期羽绒服下单量激增。与此同时,近期股票市场的服装家纺板块行情也不断向好,不少涉及羽绒服生产的企业股价出现大涨,安奈儿涨幅一度超过10%,领跑全场,江阴服装巨头海澜之家涨幅也超过4%,而主营羽绒服的波司登涨幅超过5%。

其实,自10月份开始,各大羽绒服巨头便开始了冬季“争夺战”,根据浙商证券研报,国庆期间羽绒服销量环比增长达140%,雪中飞、波司登等品牌的天猫旗舰店GMV增速超过100%,而动辄上万的加拿大鹅增速也超过20%。此外,京东的数据也表明,全国羽绒服10月份同比增长112%。

国产羽绒服的涅槃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羽绒服市场规模为1562亿元,2016-2021年年均增速为12.7%,整体高于服装市场。来自天猫平台的数据显示,75%的消费者每年必买一件羽绒服,6%的人每年要买3件以上。

羽绒服行业内有众多国产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羽绒服相关企业超过6万家。其中,江苏省有2811家羽绒服企业,位列第四,但产品市场占比极高,全国60%的羽绒服都出自常熟。然而,国产羽绒服品牌长期徘徊在中低价格带,产品同质化严重,加之市场竞争混乱、海外品牌冲击等因素影响,产量一度断崖式下滑。数据显示,国产羽绒服产量从2016年的3.34亿件下滑至2020年的1.28亿件,不少本土羽绒服企业深陷行业寒冬。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不少国产品牌开始转型之路,加大设计投入与品牌营销。曾经被年轻人吐槽“米其林轮胎”的羽绒服迎来蝶变,“三防羽绒”“风衣羽绒”“泡芙羽绒”“羽绒小香风”……这些新品类的涌现,让过去臃肿肥大的国产羽绒服变得生动、时尚起来。并且伴随着国潮崛起,国产羽绒服成功实现了转型,2021年销量回升至1.33亿件。

尽管今年以来我国纺服行业承受着成本高、需求弱和产销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但是不少羽绒服生产企业表现依然亮眼。根据11月24日晚波司登披露的2022/23财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波司登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14.1%;净利润7.34亿元,同比增长15%;品牌羽绒服业务收入38.57亿元,同比增长10.2%,占营收比例为62.4%。其中,波司登品牌营收达35.22亿元,旗下的子品牌雪中飞和冰洁分别营收1.74亿元和3680万元。此外,“抖音双11好物节”数据报告显示,女装类目销售额排行Top20中,便有鸭鸭、波司登、雅鹿和雪中飞四家羽绒服企业。

不过,本土羽绒服企业也在面临新的问题,随着羽绒服市场的转暖,不少域外竞争者正在杀入。其中,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时装品牌抢占了大半市场,包括江南布衣、地素时尚、海澜之家和七匹狼等均推出了应季羽绒服;而安踏、李宁和特步等运动品牌的羽绒服也表现亮眼;此外,还有瞄准高端的海外品牌。这就需要国产羽绒服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虎视眈眈的海外品牌

面对中国羽绒服市场这个庞大的蛋糕,不少国际羽绒服品牌早已虎视眈眈,纷纷开始布局。前有让中国消费者在寒风中排队购买的加拿大鹅,后有天猫开业半天粉丝便超过7万的“羽绒服之皇”Moncler。此外,年初在冬奥会亮相的lululemon也在加码中国市场,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兰州等城市设立门店;另一家加拿大高端羽绒服品牌Moose Knuckles也有在华扩张计划。

这些外资品牌羽绒服大部分瞄准国内高端市场,一方面可以打造自身“奢侈品”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能避免与本土平价羽绒服的竞争。尽管不少海外羽绒服品牌价位动辄数万,但是依然有不小的消费群体。此前,Moncler旗下标价22000元人民币的限量版Moncler Maya 70双面男女款特别单品羽绒服,上架半天销量便破百。

虽然这些海外巨头凭借“国际奢侈品”的品牌形象,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但也面临着水土不服、形象维护困难等问题。2018年,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加拿大鹅可谓风光无限,开业仅三个月时间,加拿大鹅的销售额就翻了50%,达21.23亿人民币,几乎相当于本土巨头波司登一年的业绩,在北京三里屯、上海环贸排队购买,成了不少人对加拿大鹅记忆的一部分。但火热的销售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2021年后,不少加拿大鹅品牌专卖店便门前冷落鞍马稀。

“当初为了买一件加拿大鹅,我特地从苏州跑到上海排了40分钟队,为了买到合适的款式,还提前在网上看了抢购攻略。”林柠告诉记者,她穿了以后才发现加拿大鹅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好,质量一般、性价比极低。此后,加拿大鹅在中国市场出现了两次负面舆情事件,整体口碑急转直下。首先是2021年9月,加拿大鹅宣称其产品所使用的羽绒“均含有Hutterite羽绒,这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但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测后发现与事实不符,对其罚款45万元,引发消费者批评。同年11月,有消费者在退货时被加拿大鹅告知“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卖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款”,而其他地区均支持30天内无理由退换货,双标事件再次引发国内消费者强烈不满。

这家傲慢的海外羽绒服巨头随后便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消费者的愤怒,根据加拿大鹅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其营收为14.78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仅为1761.3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7%。财报指出,在全球四大区里,亚太市场营收下滑严重。

越发“高奢”的价格走势

“现在一件羽绒服都要两个月工资起步”“国产羽绒服价格怎么也向加拿大鹅看齐”“千八百的羽绒服就不能过冬吗”……近年来,不少消费者对羽绒服的直观感受便是越来越贵。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4-2020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从452.6元涨到656元;大型防寒服的成交价突破1000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已经接近70%。

不少从业者表示,羽绒服涨价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特别是从今年4月1日起,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新国标开始实施,规定羽绒服原先标识的“含绒量”变更为“绒子含量”,而只有绒子含量超过50%,才算达到羽绒服标准。使得不少羽绒服生产企业增加产品羽绒含量,而水涨船高的羽绒交易价格也推高了羽绒服制成品价格。根据羽绒金网数据,以主流的90白鸭绒为例,从2020年最低点的18万元/吨飙升至2021年的39万元/吨,涨幅超过116%。有交易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收到的90白鸭绒报价大概在33.5万元/吨到36.5万元/吨之间,羽绒占到全部成本的30%以上,居高不下的价格自然会传导到消费端。

除了羽绒之外,面料和人工等成本也在持续增长,进一步推高了羽绒服生产成本。据常熟某羽绒服代加工生产商归仪介绍,今年代加工的羽绒服品牌整体价格已经在2000元左右,他们的代加工费也有所增长,但是受疫情反复,面料、人工和运输成本均出现了20%左右的上涨幅度。

此外,不少羽绒服品牌开启的高端化转型,也是促使羽绒服越来越“高奢”的原因。加拿大鹅的出现,刷新不少国内生产商和消费者的认知,一件御寒神器也能变成奢侈品,引发了不少国产品牌的效仿。此前召开的波司登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波司登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朱高峰表示,2021年波司登主力羽绒服价格一般在1600元左右,今年价格则有望实现两位数提升,1800元以上的羽绒服全年销售额占比或超过四成。

尽管不断刷新认知的羽绒服价格,让不少消费者直呼“难以承受”,但鞋服行业分析师程伟雄则表示,部分国产羽绒服品牌在大众认知中还有着过往的“土气”印象,要改变这种印象,需要它们在转型高端品牌过程中找到“使命感”,塑造品牌内涵。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120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