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喜欢简单的事物,不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所以男装总是以中性色为主,款式也不会太多,简单的搭配反而容易体现高级感。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太容易,如果连常见的男装种类都认不全,那还谈什么搭配的高级感呢?下面是常见单品及其简单发展历程,觉得有用的话动动手指点个赞吧。
外套
夹克衫
夹克一词来源于英文jacket音译,纯粹外来词,意为短上衣。夹克衫也称为防风外套,起初做为社会各阶层服务人员的一种工装,从邮政人员到消防人员到警察,从送货人员到停车收费管理员。1950年代,夹克衫成为青少年的典型服饰;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摩登派青年运动将夹克衫带入了流行的最前沿;1981年,夹克衫的忠实粉丝们更是聚集到时代广场为音乐节狂欢。夹克衫如此受欢迎主要得益于它的实用性:轻便、防水,适合各个年龄段穿着。
牛仔夹克
第一件牛仔夹克大约诞生在1870年代,紧跟着第一条牛仔裤出现的步伐。是室外工作者和工人群体的最爱。后来慢慢受到颓废知识分子,重金属摇滚人和艺术家的喜爱。Levis品牌在牛仔夹克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第一家在牛仔夹克上使用铆钉纽扣的公司,它有这一发明的专利权。电影明星的穿着更是带动了牛仔夹克的流行,比如对于男人最有影响力的玛丽莲梦露在电影《乱点鸳鸯谱》中,都穿着牛仔夹克出现。
达夫尔外套
达夫尔外套起源于比利时一个叫duffel的村庄(现在是安特卫普的一部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扣子,很大的木质牛角形扣子通过环形绳索进行固定,这样即便是手冻僵也很容易解开和系上扣子。二战期间,达夫尔外套被指定供应给英国军务部使用,但普通士兵几乎没有分到,军官却可以随意取用。蒙哥马利将军就是穿着达夫尔外套在北非战场打败了德国的“沙漠之狐”隆美尔。▼
达夫尔外套不仅是蒙哥马利将军的最爱,也是帕丁顿熊的最爱。▼
派克大衣
派克大衣是美军在二战期间开始研发的,主要投入了朝鲜战争。历经多次改进,最终定型为M-51(M-1951)版本。朝鲜战争第一年,由于没有准备足够御寒的衣物,导致美军损失惨重。因此美国军队需要更多足够御寒又成本低廉的派克大衣,因此M-51开始大规模生产。
战后M-51让派克大衣在时尚之路上成就了辉煌,英国的摩登运动和众多摇滚明星以及摩托车手,都喜欢穿派克大衣,以示他们对传统社会价值的反抗。现在很多的派克大衣都是从M-51改进而来。
飞行员夹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飞行员夹克是专门为美国军队设计的。然而非常实用的性能让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群众的欢迎。最出名的飞行员夹克是MA-1款,凭借其舒适、便捷和独特的设计,它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成为夜店一族最爱的单品,同样也受到安保人员的青睐。最后这种夹克演变成一种宣传促销的工具,如在夹克背后刺绣有公司的宣传活动Logo或者巡回演出乐队的名字。
1950年左右,尼龙材质的MA-1飞行员夹克成为美国所有空军以及海军中飞行员的必备服装,取代了B-15军装。B-15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推出的一款军装,除了染色皮草领子之外,与MA-1夹克在款式上非常相似。事实上,每一款新夹克都是在原有夹克的基础上,再根据当时的需要以及设备的更新而改进的。比如,飞行员在驾驶喷气式飞机时,B-15夹克的领子就可以与头盔进行连接。轻薄防风的尼龙B-15夹克是从B-10夹克演变而来的,B-10夹克是1943年推出的一款纯棉、厚实的夹克。然而B-10夹克刚推出来的时候,也取代了当时在飞行员中很受欢迎、很经典的皮革材质飞行员夹克。
但无论退出多少个版本,MA-1夹克永远都是最经典的。
机车夹克
欧文·肖特(Irving Schott)是俄罗斯移民的儿子,在1913年成立了SchottBros公司来加工和生产外套。他被认为是第一位在休闲夹克中使用拉链的服装生厂商。但是他对男装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发生在1928年,长滩岛的分销商Harley-Davidson公司让Beck公司的工作人员联系他,让他生产一种结实、有拉链的机车服,能够帮助摩托车手抵御恶劣的天气情况以及在意外摔倒时能够为其提供保护。最后Beck公司生产出他们想要的这种服装。当时的零售价是5.5美金,并且取名为Perfecto,这就是机车夹克的起源。后来通过摇滚乐手以及美国电影对骑着摩托车的飞车党坏小子帅气形象的塑造,让机车夹克一直流行至今。▼
双排扣海军外套
厚实的克尔塞尼羊毛面料、双排扣设计、加高的领子、宽驳领和保暖的棕色灯芯绒村里,这些都是双排扣短大衣的特点,没有哪件服装能够像双排扣短大衣这样受宠爱。它不但看起来很帅气,而且还是抵御海上刺骨寒风的理想服装,这也就是自1881年后它一直都被作为美国海军的必备制服的原因。▼
还有一个一直被沿用到今天的一大特色:6个又大又黑又闪亮的人造树胶扣子,扣子上面刻有“被绳索缠绕”的船锚图案,可这款外套最早起源于英国皇家海军。这种服装最初是船上负责收帆的船员的服装,是由厚实面料制作而成的双排扣大衣。▼
战地外套
这件外套是不得不说的一款,现在几乎所有的军装外套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这就是美军M-65战地外套。
军队内外,所有穿着M-65战地外套的人们,大多看中的是它极高的实用性。也正是它的实用性让它成为了日常和商业生活中被抄袭得最多的军用服装。M-65战地外套在户外服装中享有和机车夹克类似的地位。正是由于它的实用性,许多电影都使用了M-65战地外套作为演出服装。M-65战地外套是一件朴实到只剩下实用性的外套:长度正好可以对身体提供保护,而又不妨碍活动;尼龙或棉质的面料既防风又耐磨;四个大号口袋;衣领中还隐藏有帽子;腰际的束带和袖口处的收紧设计可以保证身体的暖和程度。而最令人叫绝的是,袖口处的三角形部件可以收纳手套。
堑壕外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堑壕外套首次成为英国军队军备品时,只有军官可以穿着这一服装。尽管和军衔挂钩的印象早已经在岁月长河中逐渐消失,但由堑壕外套衍生出来的风衣款式却成了男士收藏品中又一必备单品。它的军装风格长久地留在了风衣的设计之中:肩章可以固定军衔和其他带状物品;从前绕至后部的D环可以挂置弹药和一些供需品;肩部的风衣披原本是为了抵挡步枪枪托的袭击,现在成为了让雨水从身体两侧流走的装备。而脖颈处的锁扣、手腕处的系带、背部的防雨罩设计等细节,都让堑壕外套成为了有史以来最能抵御外界恶劣天气的外衣。腰带设计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裤装
卡其裤
卡其裤源于1845年的印度。一种说法是:英国士兵原本身穿白色军装,在作战的过程中为了掩盖这一过于显眼的特征,他们故意用泥、尘土、咖啡甚至是咖喱弄脏自己的衣服。而卡其(khaki)一词在印度乌尔都语里就是泥土色的意思。
1848年,英国军队普遍意识到这种颜色在野外丛林地区作战时有很好的伪装作用,于是官方开始采用卡其色军装来作为英军在炎热地区的作战服。从此之后,卡其色逐渐成为了诸多国家军装的标准颜色。
直到1898年与西班牙交战,美国军装才开始使用类似剪裁和颜色的设计。此后,卡其裤的商业价值也在市场上体现了出来。比如说Levi's品牌就发售了最早的卡其裤。
牛仔裤
牛仔裤,几乎可以称得上是19世纪服装业最具代表性的发明,这要归功于雅克布·戴维斯(Jacob Davis),戴维斯来自拉脱维亚,他的工作是为美国铁路建设初期的工人们做裁缝。有人要求他制作一批耐磨的工作裤,于是他想到了使用棉粗布,然后再用铆钉将其加固,这就是第一条牛仔裤的原型。为了实现他的创业梦,他需要一位搭档。于是在1873年,他找到来自德国的移民李维·斯特劳斯(Levi Strauss)。斯特劳斯出钱为这种用铆钉加固裤子的方法申请了专利。结果便有了第一条牛仔裤的正式问世,当时被称作高腰工作裤。这第一条牛仔裤使用了来自美国曼彻斯特市的阿莫斯基格工坊的9盎司(合255克)丹宁布,然后在圣弗朗西斯科缝制而成。
此后,牛仔裤凭借其超强耐磨性,成为矿工、牛仔、铁路工人、木材工人等等最理想的服装。大约70年之后,501牛仔裤系列同时象征着两个含义:一代人的团结和个人的叛逆。牛仔裤不仅仅只适用于工人阶级,骑车的人、玩摇滚乐的人、反战运动分子,不管男女每个人都可以穿。
工装裤
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喜欢在腰间系一个小袋子,用来携带随身物品。18世纪未期,人们又开始在衣物的内部缝制小口袋。直到两百年后的20世纪下半叶,人们才开始缝制固定的军装口袋。从那时起,口袋才在服务人员值班时所穿的裤子上普及开来。在工装裤产生之前,人们对于服装的看法其实和现在是一致的一—美观比实用重要。
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战争办公室开始了对作战服进行各种尝试性的设计,当时作战服的名称还是战地勤务装。1937年,最终设计被确定下来,并且在1937年时开始小范围试用。该设计和1902年的军装相比除了采用不用抛光的暗色纽扣和大口袋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战地勤务装被采用。作战的工装裤被设计成了宽松的款式,借鉴当代滑雪裤的设计,让作战时穿的工装裤更适合活动。在当时,这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为先进的设计了。新设计中的所有细节都考虑周全,甚至关于每个口袋用来装什么物品都已经预先设计好。
鞋
沙漠靴
1825年,Clarks公司创立于英格兰南部的萨默塞特郡。二战期间,Clarks集团公司的内森·克拉克同西非远征队一起参加了缅甸战争。作战期间,曾在埃及战争中服役的第八军军官不当班时所穿的绉布底粗羊皮靴引成了他的注意。这种靴子原是为开罗旧集市的执勤军官设计的。克拉克正是以这款南非军人所穿的野外作战靴为原型设计了沙漠靴。
1949年,克拉克返回萨默塞特郡后,立即让制板师裁剪出了这款非常舒适的流线型鞋子:两片式鞋面、后跟硬挺、鞋植宽大的绉布底圆头鞋。公司很多人都不看好这款鞋,但克拉克坚持认为这种新型鞋底是替换皮革的最佳选择。随后,沙漠靴在美国市场大获成功,并从一开始就受到了雅皮士的青睐,1950年又荣登《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并亮相于芝加哥博览会。
袋鼠鞋Wallabee
袋鼠鞋Wallabee是60 年代的经典巨作,由Clarks家族另一名成员兰赛·克拉克设计,灵感来源于印第安软皮便鞋。
袋鼠鞋沿袭了Clarks ORIGINALs经典的生胶底,并运用了经典的摩卡森制鞋工艺,整个鞋面皮料一直包裹到鞋底并直接和大底粘接,让穿着者整只脚被牛皮的舒适所拥抱。穿过的人都对它的舒适性赞誉有加。加上线条简洁、车线粗犷大方,手工鞋般的质感以及容易搭配等特点,袋鼠鞋成为达人们热衷穿着,并不断尝试创新搭配的时尚单品,迅速风靡全球。
袋鼠鞋诞生后,爵士乐成为与它成双成对的经典组合:窄脚裤加小领白恤衫,拉链外套与高领上衣,格子裤,这样的经典搭配广为英国流行乐手、好莱坞影星所热爱。
帆布鞋
Converse品牌的All Star帆布鞋系列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21年,一个名叫查尔斯·泰勒的职业篮球运动员走进Converse公司位于芝加哥的办公室,准备在这里谋个职位。当时“明星代言”这档子事儿还不常见,所以Converse公司并没有签约泰勒作为其形象代言人,而是以推销员的职位聘用了他。泰勒一直尽职尽责地完成销售工作,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Converse公司为表彰其对公司的贡献将他的名字印在了鞋标上。
泰勒的老板,侯爵马奎斯·米尔斯·匡威(Marquis Mlls Converse),原是一家鞋类公司的经理,他于1908年离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品牌Converse橡胶鞋公司。凭借具有绅士风度的橡胶底鞋,公司于1915年进军网球鞋市场,并在1917年推出了Converse All Star篮球鞋系列。虽然这一系列鞋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但印有Chuck Taylor字样的那款鞋才是其标志性款式。
马丁靴
马丁靴设计之初,是专门给腿脚不好的病人使用的,主要是面向那些腿脚不便的老年妇女和一些园丁。直到1960年,马丁靴的专利权被英国知名制鞋公司Griggs收购后,才开始了其风靡全球的辉煌史。Griggs公司在原有的马丁靴设计上做了一些改变从而突出了其工作靴的特点,比如坚硬的圆形鞋头设计、鱼骨状边缘装饰和经典的黄色边缘装饰线,另外,Griggs公司还决定以更符合英语习惯的Dr Martens作为其品牌名称。天猫上有Dr Martens的旗舰店。
正装皮鞋
现在普遍认为的正装皮鞋主要有牛津鞋,德比鞋和孟克鞋,现在乐福鞋也慢慢被人接受作为正装皮鞋。它们都有各自明显的特征,非常容易区分。
牛津鞋的特点是鞋舌与鞋面是分离的,由两张牛皮缝合而成。▼
德比鞋则不同,鞋面与鞋舌属于同一张牛皮。▼
僧侣鞋(monkshoes)也被叫做“孟克鞋”,之前是由神职人员穿着而得名。它标志性的特征是横跨脚面、有金属扣环的横向搭带。僧侣鞋最早出现于系带鞋发明之前的时代,是西方最古老的鞋的种类之一。▼
乐福鞋就是我们俗称的懒人鞋,它的英文原词 是“Loafer”,“Loaf”一词的本意指的是一种闲散的生活方式,而Loafer就代表着一群拥有这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的人。乐福鞋,多数指的是无鞋带的平底或低帮皮鞋,特点是易穿易脱,是男性休闲鞋款中的经典款式。▼
豆豆鞋
质地柔软的豆豆鞋比乐福鞋看起来更加的轻便、休闲,乍一看上去会误以为这是一款没有鞋底的鞋,因为豆豆鞋的鞋底和鞋后跟处完全由133颗小橡胶颗粒支撑而成,而且橡胶豆的颜色与鞋身色彩搭配的天衣无缝。Tod's品牌的乐福鞋在加入133颗豆豆后就以gommino(意大利语中的鹅卵石)的名字而广为人知,可以说这款鞋同乐福鞋一样,都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常青藤学院派风格的一种体现。Tod's也有天猫旗舰店。
布洛克鞋
在一双鞋的鞋头处上钻出小孔可以使潮湿的鞋子更易晾干(而且在炎热的天气可以使脚免受潮湿之苦),虽然这看起来是个解决潮湿问题的笨办法,但这款鞋子却实实在在成为男人衣橘里必不可少的一款经典之作一—布洛克鞋。这种鞋的特点就是将镂空的雕花,装饰在鞋舌与鞋身可分开的牛津鞋或鞋舌与鞋身完全相连的德比鞋上。▼
帆船鞋
帆船鞋的特点就是有一根皮带贯穿鞋身。它最初是为了克服甲板上太滑的问题而设计的。1939年成为美国海军制服用鞋。
T恤
在男人的衣橱中,T恤衫或许不是历史最久,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最简单的服装款式。同时它也是最有力量款式:它凭借一块简单的白色面料就能满足品牌化、艺术性以及政治评论的需要。但是,在平面设计师米尔顿·格拉塞创作出的INY这一图形概念以及阿尔伯托·寇达著名的切·格瓦拉肖像摄影作品还没有被广泛地印制在T恤衫上之前,T恤衫本身还仅仅只是一件普通的、不起眼的内衣而已。
POLO衫
一开始,专业的网球赛有着非常严格的着装要求,女士着长裤和长袖衬衫,男士则穿着传统衬衫、连袜裤并打上领带。直到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勒内·拉科斯特穿上了一款轻质透气的棉质短袖平纹针织衫,情况才有所改观。这款针织衫有着柔软却挺直的棱纹小领口,领子可随时翻转以保护脖子不被强烈的阳光晒伤。衣片采用后长、前短式设计,这就避免了后摆被塞进裤子里后会经常脱出来的尴尬局面。
在1927年的美国冠军锦标赛上,马球运动员在首场比赛时身着Polo衫出场,这更让Polo衫大放异彩。拉科斯特在赛场上的成功或许对于Polo衫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Polo衫本身便于穿着的特点才是被不断推广的根本原因。1933年,拉科斯特与当时最大的针织企业总裁安德烈·吉利埃合作创建公司开始生产Polo衫。最初只生产白色,现在已经有了各种颜色的Polo衫。
像许多男装都来源于运动服装一样,Polo衫因其实用性很快便在人们的日常穿着中流行开来。Polo衫的立领设计,使其相较于一般的T恤衫更多了一些正式性。
西服
17世纪末,英国在与荷兰战争的时期国库空虚,为了提倡节俭,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曾穿着一身长外套以及马甲与马裤搭配,这就是现代西服的起源。由于查尔斯国王的服装都是由色彩协调的暗色面料制成,所以查尔斯的大臣们不得不停止穿那些颜色鲜艳、面料华丽的服装,虽然当时正是服装的奢华才可以彰显一个人的穿衣品位和他是否有足够多的钱为自己添置新衣服。这一改变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激进,因为当时是由贵族来定义时尚的,而贵族则是借助奢华的服装彰显其地位和财富。可以说身着深色系服装是服装民主化进程的开端。西服在18世纪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为了穿着的舒适性,长外套被裁短使其更贴身,并且开始使用羊毛缝制。领扣被解开而后被翻转过去,这是西服驳领的由来。
西服按领型不同,一般分成平驳领,戗驳领和青果领,正式程度逐渐增加。▼
布雷泽西服
布雷泽西服最早产生于英国海军军官的制服,代表性的搭配是卡其裤和休闲鞋。在蓝白海军服出现之前,船长还没有权利决定船员们的服装。1837年,当布雷泽号(HMSBlazer)船长得知新一任维多利亚女王将要来参观他的舰艇时,他让所有船员都穿上了整洁的蓝白条海军毛衣和海军蓝双排扣水手上衣。这种海军蓝双排扣水手上衣迅速地成为海员服装中的最主要的款式。而布雷泽号船员的长款海军式黄铜金属扣外套也成为了军官制服的一部分。
衬衫
如今,衬衫已经成为商务休闲着装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其初期的发展却并不那么顺利。中世纪,衬衫最初是以内衣的形式出现的,那个时候,能够穿上白衬衫意味着这个人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并且非常富有。穿一件简单的衬衫就能够提升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亚麻和丝质衬衫也因此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人们甚至把它当做贵重的礼物或是嫁妆的一部分。
直到20世纪早期,也只有富人们才能够经常更换衬衫。虽然伦敦的一家服装厂Brown Davies自1871年起已经开始生产全纽扣式衬衫,但由于款式过长,衬衫穿上去更像是一件男式睡衣。1827年,家庭主妇汉娜·蒙塔古对于总是要清洗丈夫衣领上的污渍这件事感到了厌烦,由此她发明了无领式衬衫。到20世纪30年代,无领式衬衫已经变得非常普遍。这种衬衫的领子和袖口可以每天换洗,而衣身主体则能够反复穿着。干净洁白的衬衫领也由此成为“白领一族”的重要标志。
现在衬衫按结构一般可分为传统衬衫、纽扣领衬衫和翼领衬衫。▼
针织衫
针织开衫
不久之前,针织开衫还被认为是保守和古板的象征。但在过去的几年里针织毛衣迎来复兴——这就叫“就是要复古”。针织开衫就是这样一件了不起的百搭单品,你可以穿衬衫、打领带,外面套上一件针织开衫去办公室;也可以把它跟普通的T恤搭配在一起,看起来一样衣冠楚楚。
渔夫毛衣
渔夫毛衣(又称编织毛衣或爱尔兰毛衣),以复杂的方法将各部分拼接起来,胸前有电缆形的图案。最初爱尔兰的渔民很喜欢它,遭遇严酷的天气状况时这款毛衣可以很好地保暖。不过,这种毛衣穿上会很痒,除非你买材质优秀的那种。所以我建议你穿一件T恤或是牛津布衬衫打底。这款单品的出彩之处在于它可以单独当作外衣穿,而且非常结实,你不必穿得小心翼翼,事实上它是防弹的。
卫衣
像T恤衫一样被大批量生产的卫衣可以说是男人衣桶中最百搭的款式了。
20世纪20年代早期,为了在训练过程中保暖,运动爱好者通常会穿上灰色针织羊毛衫。但定期的清洗使得羊毛衫容易缩水变形,而且羊毛面料不易晾干。20世纪20年代后期,早期的卫衣款式开始出现,穿上之后显得朝气蓬勃,所以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之后,人们不断地在卫衣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让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19年,费博龙·亚伯和比尔兄弟创立了Knicker-bocker针织公司,并以Champion为公司名进行贸易活动。不久之后,他们研发出了将文字印在面料上的植绒法。而卫衣面料的质地也非常适合在上面印制文字。20世纪30年代早期,印有文字的卫衣不再只是一件功能性服装,它上面的文字以及其本身更代表着一个团队或企业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