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杭州时尚风向标的中国服装第一街,开建于1989年,拥有22家专业市场、1.4万个摊位,被誉为“全国服装经济的晴雨表”。
	
	
		尽管身处直播电商之城,但中国服装第一街的不少市场正站在直播热潮的背面,坚守着线下的实体档口。
	
	
		“‘618’反而是线下的淡季,现在我们在准备下半年的秋冬款。”作为一批服装市场,新意法女装大厦的市场节奏十分超前,越来越多的档口商户尝试通过“变”与“不变”,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实现线下实体店的“破圈”。
	
	
		从营业员到档口老板
	
	
		在中国服装第一街,季节是提前到来的。
	
	
		6月中旬,杭州正值酷夏,沈逸铨的档口已开启了秋冬订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在选款、试品、订货,以便拿到第一批新款。
	
	
		“夏装早已清货了,工厂已经开始备秋冬装的货。”沈逸铨的档口位于新意法女装大厦的7楼,去年年底,他租下了这间50多平方米的档口。
	
	
		
		新意法女装大厦档口
	
	
		在中国服装第一街,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产业链:从服装工厂、一批市场到二批市场、实体店,这条产业链看似传统,其实是多数批发市场赖以生存的命脉。
	
	
		一批市场的商户大多有自主开发和生产能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所以,开一家一批市场的档口,成为不少服装人的追求。
	
	
		沈逸铨似乎是档口里最“冒险”的一位: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实现了从实体店到二批市场再到一批市场的“三连跳”。
	
	
		“如果同一件产品存在价格差,做实体很难坚持下去。”沈逸铨自己跑工厂和面料,积累了不少江浙服装供应链的资源。他享受着一批市场的红利,“二批市场跟我们完全没法比,我们一个月的销售量可能是之前一年的量。”
	
	
		在新意法女装大厦,沈逸铨的经历并不是孤例。
	
	
		2016年,王薇薇从四季青的档口小妹开始做起。从打工到单干,从档口小妹到一批档口老板,过去7年,她始终和服装批发市场一脉相连。
	
	
		“其实档口的门槛不高,能给闯荡的人机会。”王薇薇也承认,但凡是坚持下来的商户,一定付出了颇多的心力。
	
	
		批发档口的坚守
	
	
		对服装人来说,他们不敢放慢脚步。
	
	
		“直播还没兴起时,你会有一种感觉,几乎所有客户都是我们的。”档口主理人小蝴蝶创业六年,在中国服装第一街开了五家档口。她觉得,在这里只要肯坚持、能吃苦,根本不愁没有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