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购置新衣、穿新衣拜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当下,新年新衣又被冠以新的名词——新春战袍。从初一拜年,到正月初九开工,再到正月十五赏灯,男女老少身着战袍喜庆过节。很多人在感慨传统年味儿借新春战袍复兴的同时,也在思索所谓战袍,因何而“战”?
申请“出战”的新民俗今年央视总台春晚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艳惊四座,艺人刘涛、刘诗诗、李沁、关晓彤以及十余位汉服展示者身着中华传统服饰,分别演绎了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等不同朝代的服饰、妆造之美,传递了吉庆安泰的新年祝福,表达了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希冀。节目中呈现了二十款专家学者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的精选,这也是传统汉服在央视春晚中的首次亮相。另一个节目《上春山》中,白敬亭、魏大勋、魏晨三位艺人则穿上了新中式男装,呈现了翠竹元素、水墨风格,也有立领、长款等剪裁设计巧思,再度诠释了温润如玉的新中式绅士风。
能在央视春晚闪亮登场,说明这种曾经被大众视为戏服、古装、cosplay的汉服和新中式服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在春节这个传统文化元素集合燃爆的重大节点,这种透着些许复古、怀旧的流行文化,显得格外匹配。同时,身着此类服装,也是在彰显大胆创新的青春态度,这种态度无疑又增加了不少时尚感,让其在近年来的传统节日中日渐风行,甚至火遍线上线下。这也令大多数人提及新春战袍,想到的不再是简单的红毛衣、红外套,而是旗袍、汉服、马面裙。说是新的流行文化,并不严谨。文化学者齐飞告诉记者,新春战袍一直是传统年俗的代代传承。“过年穿新衣”一说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相关记载“长幼悉正衣冠”,即使粗布旧衣也要整洁,与平日不相同。延续至今,新衣从过去的粗布麻衣变得款式多样、风格各异。
过年穿新衣服的寓意主要是辞旧迎新,添“衣”谐音添“翼”,暗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景。“而在今年,‘新春战袍’进一步特指汉服、中式服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雅致生活的更高追求。当下流行的这类服装在形制、款式上保持古韵、特色鲜明,也为当下的传统节日增添了节日氛围、输入了情绪价值。多年来,不少人感慨年味儿越来越少、越来越淡,而汉服、新中式服装不断出圈、霸榜、站上C位,在重大文化节日节点上申请‘出战’,慢慢形成国人的新年俗符号,这无疑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化、实现了有效传播,令人欣喜。”齐飞说。
文化认同背后的诸多推手“战袍”的说法其实并不新鲜。此前,“生日战袍”“相亲战袍”“聚会战袍”比比皆是。为何“新春战袍”最有讲究、最为火爆?商家的营销让“战袍热”持续升温。元旦前后,相关营销在网购平台、种草社区上就已经铺天盖地。新年来临前,天猫超级品类日在过年期间针对新春战袍售卖,发起了“潮起新中式”活动,针对不同受众人群及场景,进行细分定位,推出不同系列新中式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