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下一个服装产业的隐形冠军会不会是她?

   2025-05-28 羊城派570
导读

当珠三角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中艰难求索时,中山沙溪的数千家成衣企业正经历着从“缝纫机经济”向“数字工厂”的惊险

    当珠三角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中艰难求索时,中山沙溪的数千家成衣企业正经历着从“缝纫机经济”向“数字工厂”的惊险一跃。在这座中国休闲服装重镇,广东金鼎智造服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鼎智造”)将全自动流水线搬进五星级写字楼的“离经叛道”,恰似一把解剖刀,剖开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围的深层肌理——数字化改造已非选择题,而是关乎存亡的必答题。
金鼎智造总经理邓君在智能化服装生产车间里向羊城晚报记者坦言:“吸引Z世代工人进厂的秘密,就藏在每台设备的数据端口里。而这也是金鼎智造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动力源之一。”

破茧:面对产业困局中的觉醒时刻
走进金鼎智造时尚而现代化的写字楼内,五层智能化生产车间竟然藏身其中,记者看到这里没有传统工厂的嘈杂与混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与科技感十足的生产场景。 站在金鼎智造车间中控大屏前,邓君的指尖划过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每件成衣的良品率波动、90米吊挂主轨链接挂片到成衣每天流量可达2.4万件、全链路极速反单的履约倒计时,这些具象化的数字正解构着服装制造这个古老行业的运行法则。
在中山沙溪这个聚集数千家成衣企业的“中国休闲服装名镇”,扎根沙溪20多年的金鼎智造率先撕开了传统制造的铁幕:当同行仍在用纸质工单调度工人时,其数智化车间已实现人效提升30%、交货周期缩短40%的颠覆性跨越。2024年金鼎智造继续探索单线多款生产模式,5月新增一层精品车间,解决小单快反中款式复杂、订单量小的行业痛点。

在金鼎智造顶楼的花园式办公室,邓君向记者讲述了金鼎智造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其实,我们选择数字化转型,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解决传统制造模式下的痛点。”邓君回忆道。在传统服装制造中,金鼎智造面临着诸多挑战:生产效率低下、数据不清晰、现场混乱、交期难以保证……这些问题如同一个个枷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我们意识到,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企业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邓君深知,服装产业虽然传统,但市场需求却在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于服装的品质、款式和交付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制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我们到处找同行学习和调研,发现大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却还没有更好的解题思路,那我们只有与合作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邓君调研后作出决定,金鼎智造要搞数智化转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一家家去跟供应商谈如何对接数智化系统,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数据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邓君回忆,3年前金鼎智造就这样踏上了数字化转型的征程。

36个月数字化手术刀如何切除行业沉疴
从2022年起,金鼎智造新建产业园,规划布局数字化工厂,将企业向集研发、设计、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于一体的服装智能智造企业转型发展。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金鼎智造通过自主研发和与供应商合作,逐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
在传统服装车间,布料搬运损耗占生产成本12%的行业魔咒,在金鼎智造被AGV机器人矩阵破解。车间热力图显示,搬运效率提升300%。“每个吊挂系统工位都安装了RFID芯片,就像给生产线装上神经末梢。”
在金鼎智造单层楼全流程的数字化裁剪中心,记者见证了颠覆性场景:自动裁床在29秒内完成200层布料的精准切割,相较传统电剪效率提升17倍。智能裁片立库由AGV机器人对接多个环节,实施任务货框的存取和数据的精准对接。邓君算了一笔账:“从裁片到成衣由原来跨楼层周转3天时间缩短至0.5-2小时即可完成首件下线,工厂的日产量由原来的3万件每天,发展到目前的10万件每天,年产量也从过去的1000万件提升至2000万-2500万件。这正是我们敢接直播间‘24小时闪电单’的底气。”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564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