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非遗服饰走秀,怎么可以这么“秀”!

   2025-06-04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450
导读

当时尚服装与国学饰品结合流行的符号似乎平添了内涵当现代材质与传统工艺搭配潮流的秀场好像多增了魅力当霓虹灯光与宫墙背景重叠

当时尚服装与国学饰品结合

流行的符号似乎平添了内涵

当现代材质与传统工艺搭配

潮流的秀场好像多增了魅力

当霓虹灯光与宫墙背景重叠

美学的解读突然间有了主题


5月31日、6月1日,在第九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崇州国际竹藤文化周的活动现场,“锦绣崇州·非遗时尚”传统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竹韵霓裳·经纬华章”非遗服装-饰品展示及推荐活动,接连在道明竹艺村景区、罨画池博物馆大成殿举行。


两次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了蜀绣、道明竹编、藤编等非遗技艺制作的服装饰品。一顶竹编的帽子,一个竹编的提包,竹条的经纬间不缺时尚的美感,纤维的本色里不少设计的潮流。从头饰、耳坠、吊环,再到阳伞、提包、折扇,通过模特们的现场走秀,实现“服”与“饰”、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美学理念的结合,呈现非遗“活”在当下+“潮”在生活的多样形态、鲜活表达。


本次崇州国际竹藤文化周的主题,即为“东方织物,诗逸生活”,而展示过程中,依次登台的服装、首饰,既有成都传统蜀绣、蜀锦制作技艺,也有崇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的“文创设计”,从服装所用的面料、绣法,到耳环、发饰的造型,不仅是非遗技艺的载体,更是“穿在身上的文化遗产”,完美诠释着非遗的现代化表达、文化的国际化解读。设计师们将竹藤编织技艺与现代时尚设计巧妙融合,解构传统工艺,将其融入走秀服饰与配饰设计之中,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非遗技艺在当代设计中的无限可能,以及“天府文化”的源远流长。


展演的过程中,模特们通过走台与展示,与观众进行沉浸式互动。进一步凸显竹藤编织技艺的精妙。从“藏在工坊”到“潮在街头”,崇州正在推动着竹编、藤编、木雕等非遗文化,从“生产生活”向“艺术美学”等场景迭代,以符合国际美学感知、体现东方文化底蕴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价值共创。


据了解,展示和推荐活动中的部分文创精品,游客可以在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的非遗集市上买到。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567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