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名创优品,消费降级示范点?

   2018-11-19 10340
导读

名创优品,是消费降级示范点么?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把名创优品比作一辆汽车的话,研究汽车我们需要研究什么?轮胎+油

 名创优品,是“消费降级示范点”么?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把名创优品比作一辆汽车的话,研究汽车我们需要研究什么?

轮胎+油门+方向盘

轮胎:是公司的价值引擎,是公司的立身之本。名创的定位是低价优质。这真的成立么?和2元店相比,名创的价格真的够低么?名创为啥要租最贵的地段卖最便宜的货?如果不付很贵的房租租金,名创优品不是可以卖的更便宜?

方向盘:是公司的竞争引擎。名创优品“山寨品”扎堆,“抄袭大牌”案例频发。正版叫消费升级,山寨品就是low,就是消费降级么?

油门:是公司的增长引擎。关店潮下,大家都在关店自保,保守扩张。名创如何完成从1到N,并且在4年时间开满3000家店?这种极速扩张的奥秘是什么?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深度解析名创优品。

价值引擎

为啥要在最贵的地段卖最便宜的货?

名创的定位是低价优质。这真的成立么?

你看名创优品的选址,都是在“最贵的地段”,缴“最贵的租金”。如果不付很贵的房租租金,是不是可以卖的更便宜?价值引擎是不是可以更好?

并不会。

先抛一个网红经济学概念。

第三需求定律:当消费者必须支付附加费的时候,高品质的产品就相对低品质的产品变得便宜了。这笔附加费越高,高品质的产品就变的越便宜。

意思就是有两种苹果,一种是普通苹果,一种是精选苹果。精选苹果比普通苹果好吃2倍!似不似很想ci!

在小城市:普通苹果1元一个 精选苹果2元1个。吃精选苹果相当于放弃2个普通苹果。用户讲究性价比,购买普通苹果。

在北京:附加费3元,因为卖苹果要缴更贵的租金、雇更贵的职员、使用更贵的包装等。普通苹果变为2+3=5元,精选苹果4+3=7元。吃精选苹果放弃1.4个普通苹果。用户讲究性价比,购买精选苹果。(本文用北京泛指)

所以,小城市中普通苹果卖的好,北京精选苹果卖的好。

是小城市的人太穷了只在乎价格么?是北京同学道德观飞升开始在乎价值了么?

不!大家都拿着一个相同的计算器。在自己经济可承受范围内,不停的算着性价比。

相比较后,小城市中普通苹果性价比高。北京,精选苹果性价比高。

名创优品为啥要在最贵的地段卖最便宜的货?名创的价值引擎不是低价,而是性价比。

我们从头说起。

名创优品主打生活小百货,小枕头、袜子、手套、牙刷、中性笔,定位“10元店”。和他竞争的是—— 卖劣质产品的“2元店”。

在小城市:2元店的劣质产品2元1个,名创优品10元1个。

在北京:假设附加费3元。劣质产品共2+3=5元,名创优品10+3=13元。

在小城市,名创优品干不过2元店。在大城市,名创优品才是性价比之王。

所以名创优品为啥要在最贵的地段?因为只有交了附加费,他才能提高性价比。

我们都承认,名创优品的上下游整合做的很棒,这帮助他拿到极低的产品价格。名创优品对于质量、设计、服务的重视,这帮助他提高了产品价值。

但是产品的性价比,并不是单纯计算 产品价值 / 产品价格。数字的高与低,是通过对比得出的。99分算高么?满分1000分。

产品的性价比,是和其他产品对比,比出来的。

在小城市,名创优品要和卖2元的劣质品对比。

没有任何竞争优势,那任何竞争都是恶性竞争。

在北京,名创优品要和卖5元的劣质品对比,甚至很多劣质的产品,因为支付不起附加费,连入场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名创优品的选址策略是在城市中心,也就是在最贵的地方。给产品增加了一笔附加费。在这种地方,对于用户来说它的性价比才会高。低价高质的商品,在越高端的地方卖,就会显得越便宜。

名创优品第一家店选址在广州市花都区建设路步行街,临近火车北站,周边是大片居民区。周边消费者收入水平和购买力不足,门店效益极低,销售额只达到预期的1/3。后来,名创修正了选址错误,改变了选址策略。每个城市,都选择人流最密集的步行街、黄金地段商业区,最终才跑通了0到1的验证过程。

2002年,优衣库刚进入中国时,也犯了相同的选择错误,选择了在城市边缘进行开店。结果每天绞尽脑汁和美特斯邦威、森马竞争,后来调整了选址策略,才成为了现在的中国优衣库。

小结

产品的性价比,是和其他产品对比,比出来的。

所以名创优品为啥要在最贵的地段?因为只有交了附加费,他才能提高性价比。

名称优品是“消费降级示范点”吗?不是,名创的价值引擎不是低价,而是性价比。

竞争引擎

“山寨品”扎堆,名创优品就是消费降级么?

“消费升级” 还是 “消费降级”讨论的太热烈,仿佛一锅粥,毕竟这是一个奢侈品销量和泡面榨菜销量都在攀升的时代。

你指着天说“拼多多”在消费降级,我躲着脚说“喜茶”在消费升级……另一个人说都不对,消费在分级。

我们希望看懂消费升/降 的趋势,然后干点儿事情出来。但是有一个系列的公司,你很难把它归为消费升级还是降级 —— 一群“性冷淡”调性的公司。包括名称优品、网易严选、米家、优衣库。

你说名创优品是消费升级吧,的确质量更高、服务更好、设计感更强。你说它们消费降级吧,“买不起MUJi了,改买名创优品”。

所以,名创优品究竟在干嘛?

“自来水哲学”,是松下幸之助对企业使命的比喻。对于这一使命,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消除世界贫困,使人类走向繁荣和富裕。

松下幸之助说:经营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益,而只是将寄托在我们肩上的大众的希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完成我们对社会的义务。企业的责任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以优良的品质,用消费者能购买的价格,把商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为顾客提供出来。使顾客常受益,乃是企业获益的最大源泉。

什么意思?

用户原来渴,所以我们给用户找到了水。解决了用户喝水的问题后,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我们讨论消费升级,然后升级成了矿泉水。

等一等!这中间落下了一个层面——自来水,用户是随心所欲的不care价格的购买么?

在讨论消费升降级之前,漏讨论了一个层面,也就漏看了一个机会——也就是,如何让你的产品成为自来水一样。

名创优品因为“山寨”而饱受争议。对于视力4.0的同学来说,名创优品红底白字的logo和优衣库长的一摸一样。

抄袭、山寨等话题我们今天不讨论。我们带着中立的角度看下图。

名创优品的很多产品,和很多市面上已有产品,在功能上很类似——面膜和韩国品牌悦诗风吟很像,洗面奶和曼秀雷敦很像。香水和祖马龙很像,指甲油和阿玛尼很像。

名称优品,成为了这些大牌的平价替代品。

什么意思?名创优品帮用户使用极低的价格买到了大牌类似感。祖马龙香水1000元,香味可以持续24小时。名创优品香水25元,香味持续3小时。相比来说,香味淡一些、持续短一些、但是50倍差价啊。(PS:祖马龙为一个大牌的香水牌子)

我买一瓶祖马龙香水约会时候喷,没毛病。我买一瓶名创优品香水,楼下吃麻辣烫时候喷,又怎么了呢,钱要花在刀刃上。

对于很多人来说,祖马龙在满足他的需求上有些过度满足了。

祖马龙是“矿泉水”,他的确什么都好,在购买这些商品时,在价格上需要想一想。而名创优品是“自来水”。

共享单车模式为中国的首创,我们假设一下,假如共享单车没有出现。

2018年,单车从业者会怎么玩儿?搞消费升级哇!炫酷的飞轮,磨砂的外表,自动按摩的座椅,免蹬模式,双排车灯。

可是共享单车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

原来自行车,可以像自来水一样。想用就用,随处可取。每一次骑的时候,我根本不会考虑会花多少钱。这些产品的出现,让消费成为了不费脑子的事情。这是商业模式的良心,这是企业的初心。

快时尚品牌Zara,H&M 是自来水,他把“时尚”这件巴黎名媛操心的事儿变得便宜。

米家是自来水,他把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高端电器变成了便宜的普通电器。

小结

名创优品切中了“自来水”这个点。用户早就不渴了,但是让用户喝上自来水的是名创优品。

名称优品是“消费降级示范点”吗?不是,名创的竞争引擎是自来水哲学。

在搞什么消费升级还是降级之前,麻烦先看下这个产品是不是已经变成了自来水。

增长引擎

关店潮下如何扩张?看看名创优品的“复仇者联盟”

名创优品简直是复仇者联盟。

4年能开3000家店,在如今的关店大潮中,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神话,绝不是靠一个团队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

彼得蒂尔说:人类历史的发展分成两种,一种叫做水平进步,一种叫做垂直进步。

什么是水平进步?就是从1到N。就好像我开了1家店,然后把它复制到100+,或者1000+。

什么是垂直进步?就是从0到1。就好像你以前没有店,你现在开了一家店,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垂直进步。

当传统零售商频频关店的情况下,名创优品愣是在全国开出了花。

下面将重点解析名创优品是如何通过打造复仇者联盟,完成从1到N的过程。

从1到N难在哪儿?

从1到N 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选择题。通过“直营模式”扩张,还是通过“加盟模式”扩张?

直营模式:就是指由公司总部直接投资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统一于总部。由总部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各直营连锁店经理是雇员而不是所有者。缺点是扩张速度慢。优点是稳扎稳打,店铺的每个细节可控。

加盟模式:店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再统一在总部,而是分散在各个加盟店。缺点是人多了后,模式也变得复杂,店铺运营效率难以保障。优点是扩张快。

对于名创优品,没得选。一定、必须、确定、must、就是要“扩张快”。

首先,名创优品需要在中国市场卡位,需要抢占10元店在中国的窗口期。红利期可能会存在一段时间,但是窗口期极短。错过了窗口期,可能就错过了成为全国性企业。便利店在中国并没有全国性的企业,每个区域都有几个不同品牌的代表作。为了避免便利店的前车之鉴,名创优品需要迅速复制,占据市场。

其次,名创优品做的是规模效益的生意。小百货售价低,挣钱靠走量。只有扩大了规模,才能提高利润。同时,名创优品在上游的议价权从何而来?为什么他能拿到那么低的价格?也是因为他的量大。

所以,他无法稳扎稳打的只开直营,只能选加盟。

加盟模式难在哪儿?

名创优品如何找到加盟者?不好找哇。名创的要求太高。他的加盟者需要帮他拿下最贵的地段。而最贵的地段,并不是只有钱就能搞定的。

中国有很多大型的购物中心,比如印象城,银泰,瓦达,凯德茂。有实力的投资商把整个体系拿下。其他人想进?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名创要吸引到的加盟者,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老板。

名创要吸引的是原有的渠道体系,那些经验丰富老油条。这些人来自传统零售行业,加盟过多家连锁,手里握着店铺,经历了多次起起伏伏。他们是关店潮的受害者,生意不赚钱,家里有地也没用。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387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