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地摊经济”正当时,或为服装业带来新活力

   2020-06-08 12960
导读

城管打电话叫出来摆摊,地摊经济又火了。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中央释放的政策红利,这还要从两会说起。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

  
城管打电话叫出来摆摊,“地摊经济”又火了。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中央释放的政策红利,这还要从两会说起。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赞部分城市率先松绑“地摊经济”;6月1日,李克强在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时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就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地摊经济回归,水到渠成
 
“地摊经济”回归也并不难理解。
 
 
地摊经济与流通市场的“唇齿关系”
 
本地批发市场的繁荣会支撑地摊经济的发展。地摊经济的繁荣则又会带动批发市场的发展。
 
以7、8年前的北京为例,在当时的地摊市场中,“地摊餐饮”是从当地农贸市场采货、服饰杂货则主要是从当地批发市场采购,比如当时的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动批)。
 
以服饰为例,地摊摊主一般会在每天早上5点左右,“聚集"动批,等待放货并集中采购。
 
动批将货品分发给海量地摊摊主,地摊摊主则寻找渠道实现销售。那时的地摊摊主很多都已经在淘宝开店了,白天在线上售卖这些尾货,晚上就去摆地摊,他们其实就是最早的一批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者。
 
地摊经济的复苏,对于各类商品批发市场而言,无疑是相当程度的利好——毕竟,一方面,各类批发市场本身就拥有大量的摊位,因此,在本质上,各类批发市场本身就是地摊经济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每个城市的大部分地摊,其进货渠道也是经由各地的批发市场进货,因而地摊的进货量必然会在相当程度上拉动各类批发市场的出货量。对于纺织服装行业而言,地摊经济的复苏,对批发市场的带动也会逐步显现。
 
 
“地摊经济”或将加速店铺租金下调
 
放开地摊生意后,商场、超市、租赁个体户等业态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到时候,大家也许能看到,将自家种植的蔬菜通过“摆地摊”的方式在社区店门口售卖,铁板、烤冷面、凉皮、煎饼果子的摊位在餐饮快餐店前摆卖的一幕幕场景,直接损害门店的利益。
 
对于实体行业来说,“地摊经济”的到来可能不是一个坏消息,过去几年我国很多实体店的生意并不好做,商铺租金可谓一年比一年高,压缩了实体服装店铺的利润空间。目前来看,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商铺租金成本是非常高的,很多城市的租金价格甚至超过了发达市场。线上端,电商的流量成本也非常高。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个体商户数量庞大,进而需求量太大,推高了相关租金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对“租客”的经营缺乏有效保护,部分导致了租金成本的快速上涨。
 
现在,地摊商业如果大范围放开,那等于是让个体商户获得了一个极低租金成本的“商铺”,这个商铺只是没有“屋顶”、空调、装修而已。摊主要交的费用仅仅是市场管理费、卫生费等,相比门店商铺租金是大幅降低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摊经济的发展将倒逼受到影响的业态进行经营策略的改变,要么提升商品质量,要么优化服务,适应市场的变化。
 
所以,放开摆地摊短期内对实体店会形成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看或许有利于实体店的发展。
 
事实上,对实体门店造成冲击的又何止地摊,电商早在十年前就已经与其构成了一种竞争关系。但地摊经济与实体、电商形成不同消费层次和客群的形态互补,是一个完整的消费链。同时,各种商业形态都是人民群众的客观消费需求。
 
 
“地摊经济”为实体店引流
 
实际上,一般有“地摊经济”的街道会显得比较热闹与繁荣,商品价格相对低廉的地摊可以吸引消费者前来聚集,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周边实体商铺的客流。实体服装零售商可以考虑延长闭店时间,同时合理利用店铺门口的空地,来吸引更多人进店。其实,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互补关系。地摊经济和店铺经济原本面向的就是不同的受众群体,即使开放了地摊经济,也不会减少一部分高消费人群对于高价门面房购物的需求,而两者同时存在,可以互相带动各自的消费群体,形成更大的商圈吸引人流量,增加经营收入。
 
比如“地摊经济”可能会对低端消费品、中老年服装、鞋帽店影响较大,由于地摊的消费人群和这些店铺的消费人群重合度较高,意味着未来低端消费品的竞争会日益激烈。受到线上购物+“地摊经济”的双重影响,从事快时尚服饰或较为低端跑量商品的实体商家,可能要考虑是否需要调整产品定位。
 
 
加速出口转内销步伐
 
受疫情造成的需求受限,以及全球化博弈影响,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至少在短期内仍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而要消化这些压力,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出口转内销”,通过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来消化部分出口产能。
 
但国内消费市场要短期扩容,依赖既有渠道一般是很难实现的,海量的产能需要寻找到新的销售渠道才能更有效消化。
 
地摊商业由于不需要做大幅投入,只需“开放”便能释放活力,能短时间、快速铺开,形成渠道增量。它的供应链基础是基于在中国发展已经很成熟的批发经销市场来运营,所以,地摊商业在“出口转内销”,消化出口产能方面的性价比很高。
 
且地摊限于晚间经营,不会对以白天经营为主的既有商业造成根本性冲击,因此,看起来,其也有可能成为出口产能的一个比较好的消化渠道。
 
针对时下火热的“地摊经济”,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表示,地摊经济对于每个地方经济来说不仅仅只是补充,今天的地摊和八九十年代的地摊不可同日而语,相信每一位创业者都会使出招数去应对。
 
地摊的开放对于原本就多元的渠道体验就更加多元了,无疑就是新的上山下乡之创业机会;原本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在线上线下仅仅只是价格博弈作为唯一选择的好日子也到头了,随着千家万户低投入的地摊经济兴起,这类商家必须要做好突围,不能和地摊经济比价格了,地摊不需要租金、不需要人工、不需要流量,靠的是创业者的亲力亲为,每位创业者就是店长、就是导购、就是网红、就是主播人,新技术、新工具在地摊经济面前的应用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特色出来,假以时日从地摊经济走出来的创业者也会越做越大。
 
 
小小的摊位,蕴涵着勃勃生机。
 
首先,增加了工作岗位。
 
受疫情影响,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而在家门口摆个地摊,也能养活自己。据报道,自3月15日,成都市明确允许临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以来,2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就业岗位。
 
其次,增加了收入。
 
受疫情影响,不少人都感到“钱紧”,这个时候更要动起来!在郑州,白领们放下面子,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
 
最后,激活了城市经济。
 
地摊是经济交易的重要场所,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带动了一个城市的消费活力。城市路边的地摊,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摊售卖的物品多数比超市便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激活“地摊经济”的一池春水,为这份生机更好地保驾护航。不落窠臼,行稳致远,才能让每个人的小期盼和城市的大情怀交融,在烟火气中找到归属感,借力城市繁华释放个人潜能。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681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