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央视调研:这种面料,价格一吨暴涨10000元!服装企业面临亏损,却不敢涨价?因为…

   2021-12-23 央视财经、纺织面料平台1650
导读

广东佛山一家服装面料厂的负责人蔡振雄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从业以来经营压力最大的一年,因为从去年年底至今,占面料生产最多的棉

广东佛山一家服装面料厂的负责人蔡振雄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从业以来经营压力最大的一年,因为从去年年底至今,占面料生产最多的棉纱和各类化纤制品等原材料一路上涨,像他这样的面料生产企业普遍陷入利润大幅缩水甚至亏损的境地。



广东佛山某纺织企业总经理 蔡振雄:今年年初棉花的价格,从12000元一吨涨幅至24000元一吨,目前采购价格也居高不下,大概在22000元左右。化纤产品涨价也比较厉害,今年的化纤制品,大概涨幅在30%至60%左右,今年整体的面料生产行业经营比较困难,大家可能都面临亏损。



记者走访多家服装企业了解到,往年服装面料价格非常稳定,很少出现明显的波动。但今年以来尤其是9月到11月期间,他们采购的各种服装面料涨幅比较大,进入12月份以来虽然涨幅放缓,但价格仍居高不下。再加上今年全球疫情多次反复、国内疫情多地出现局部反弹,增加了市场复苏的不确定性。另外,国际物流成本攀升、限电等因素,也给下游服装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营压力。



深圳某服装企业创始人 郑伟:最基础的面料,比如单面布、双面布都上涨了20%-25%,如果原来的毛利率是40%,材料上涨可能会导致毛利率剩30%左右。

据了解,服装消费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降低库存和提高资金周转率,服装企业一般不敢涨价,难以将上游涨价的成本传导至消费者。从而导致今年棉花、棉纱以及各类化纤制品等价格大涨的压力最终由上下游的面料厂、服装企业等多方共同分担。



深圳某服装企业董事长 韩志强:因为行业竞争,大家普遍都没有提价,疫情期间库存压力比较大,大家都在打折,如果突然提价,会让消费者难以接受。

面对复杂市场环境

服装企业提升供应链快速应变能力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在销售终端难以提价的背景下,不少服装企业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强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应变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从而抵御生产成本上涨带来的巨大经营压力。



深圳一家服装企业物流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部门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看到全国100多家门店销售和库存的数据,物流部当天就把可以这些数据给到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再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柔性生产。而以往,市场销售数据主要靠人工统计,周期较长信息滞后,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



记者走访中发现,一些服装企业在生产中引入智能制造压缩生产周期、提高效率,抵御生产成本的上涨。在另一家深圳服装企业的生产部,记者看到自动剪裁机在读取完面料上的生产信息后立即进行剪裁,剪裁好的布料通过吊挂系统自动传输到工位,工人们通过屏幕上显示的生产工艺就能进行生产。据了解,以前每生产一款衣服就要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现在通过屏幕的生产工艺,工人可以轻松生产不同款式的衣服。



传统供应链一直存在规模化生产、反应慢、制造成本高的痛点,容易造成库存积压。今年原材料涨价,部分面料供货周期延长,再加上疫情的影响,服装行业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一些服装企业依托大数据整合销售、生产、设计、仓储物流、采购等环节,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大幅提升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99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