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壁闇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每当天气转寒,冬装销售都会迎来高峰。特别是今年以来,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老牌网红羽绒服和新晋网红冲锋衣联手成为顶流。
以冲锋衣为例,在小红书上,“冲锋衣”相关笔记已经超过157万篇,根据电商平台的数据,今年“双11”期间,冲锋衣成交额同比增长200%。有人开玩笑说,“一条街上能集齐一座商场里所有的冲锋衣品牌”。

羽绒服的销售热潮同样不减,#南方人终于向羽绒服低头了#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其中国产羽绒服和冲锋衣的表现更加亮眼,成为各大销售平台销量榜单上的“常客”。根据去中心化电商平台梦饷科技公布的数据,近期多个国产羽绒服品牌销售突破历史纪录:鸭鸭销售额突破3600万元,雪中飞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高梵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艾莱依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服装行业的成熟品类,每年冬天羽绒服和冲锋衣都会热销,往年往往是海外品牌出尽风头,而今年国产品牌的走红让国产服装企业欣喜。但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这种“长红”的态势尽量延续下去。
国产冲锋衣、羽绒服,红得发紫
如果你是短视频的重度用户,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前几年短视频里的网红,身穿的羽绒服品牌不是加拿大鹅就是Moncler或者是北面这些外资高端品牌,而现在波司登、高梵等国产品牌也频频露面。
表现在市场数据上,国产羽绒服企业业绩蒸蒸日上,以国产羽绒服龙头波司登为例,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为74.7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9.2亿元,同比增长25%,毛利率为50%。
在冲锋衣市场,骆驼(Camel)等国产品牌们也成功的挤下了外资同行,登顶户外品牌销售榜。甚至是专门做羽绒服的波司登推出的冲锋衣推向市场后也收获了暴增的订单,原定计划卖8.5万件,结果很快38万件都一售而空,该公司甚至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50万件。
消费者对于国产冲锋衣、羽绒服的偏爱让人吃惊,国货潮流的崛起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23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中国报告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强烈偏好本土品牌,25%的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或非常倾向于)购买本土品牌,而46%的消费者则表示他们持中立态度。
也就是说,眼下在国产品牌和洋品牌的竞争中,大部分消费者其实并没有更加偏向洋品牌,这就为本土品牌创造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新机遇。
那么当国产服装和全球品牌能够处在一个水平线竞争时,前者凭什么能够集体杀出呢?
不是加拿大鹅买不起,而是国产更有性价比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产冲锋衣、羽绒服爆火主要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DT商业观察》发布了一份《2023青年消费调研》显示,“理性体验主义”是今年的消费大趋势。用户在看重性价比的同时兼顾质量和实际需求,经常通过多平台比价、寻找平替的方式,找到消费最优解。
英敏特最新发布《2024全球消费者趋势》报告,也指出了2024年影响全球消费市场的五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年轻人现在不再只看大牌。“出于预算考虑,消费者会更严格也更务实地权衡消费抉择,平衡品质和成本、品牌,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品牌对他们个人的意义,而不是品牌所代表的社会意义。”
所以国产服装在品牌知名度上虽然不如加拿大鹅等国际大牌,但是其性价比却秒杀后者。数据显示,相比均价为1214美元的加拿大鹅,和均价1840美元的Moncler,国产羽绒服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的价格带,其中批发价150元到280元的时尚性价比产品,约占比超50%,
除了价格很香,国产服装用户体验提升也让消费者“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