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知识产权宣传周】制作、销售假冒品牌服装,五人获刑

   2024-04-28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550
导读

不法分子为求发财,投机取巧,在衣服上印制较为知名的商标标识妄想“以假乱真”,不料却因耍小聪明付出大代价。近日,东港法院刑

 

 

不法分子为求发财,投机取巧,在衣服上印制较为知名的商标标识妄想“以假乱真”,不料却因耍小聪明付出大代价。近日,东港法院刑庭宣判一起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5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且追缴违法所得。

【案情回顾】

2020年9月起,被告人岳某甲、韩某、岳某乙购入制衣原材料加工成衣,然后按照崔某要求,将假冒“始祖鸟”、“迪桑特”注册商标的标识印制在其加工的服装上,由崔某对外销售,非法经营数额共计14万元。同时,被告人崔某还通过微信供货商自广东、福建购入假冒“始祖鸟”、“迪桑特”、“THENORTHFACE”等注册商标的服装及袜子、帽子、手套等对外销售。其中,在2020年9月至10月期间,被告人孙某通过联系被告人岳某乙购入假冒“始祖鸟”注册商标的衣服并予以销售,价值共计9.9万元。


2022年11月,侦查机关在被告人岳某甲、崔某、孙某处分别查扣假冒品牌服装及商标吊牌、水洗标若干。案发后,孙某、崔某、岳某甲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韩某经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到案,岳某乙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2024年1月,该案由东港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裁判结果】

东港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崔某、岳某甲、岳某乙、韩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侵犯了国家有关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其行为均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告人崔某、岳某乙、孙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情节严重,侵犯了国家有关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其行为均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犯罪情节、认罪态度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作出上述判决。

【典型意义】

商标是识别和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记,它承载了经营者的产品、服务质量、商誉和知名度,体现了经营者的品牌形象。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既侵犯权利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又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案依法对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5名被告人判处刑罚并处罚金,严厉打击了侵犯注册商标犯罪,保护了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优化了法治营商环境。

【法官提醒】

商标权利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市场监控,发现侵权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消费者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购买商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侵权商品。如遇侵权行为要注意保留维权证据,一旦发现制假、销假线索,请立即拨打12315进行投诉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42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