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服装行业对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库存压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企业开始探索更灵活、高效的生产模式。SHEIN通过“小单快反”机制与系统化支持,正在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一种可落地的协作方式,帮助合作工厂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运营效率。
当服装供应商吴振宇第一次打开SHEIN提供的数字化看板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生产方式将迎来根本性变革。过去,他长期受困于动辄数万件的起订量、漫长的回款周期和积压库存风险。如今,在SHEIN“小单快反”机制下,他以100~200件的小批量测试市场反应,再根据真实销售数据敏捷调整产能,成功实现了“零积压生产”。
“风险可控,无须重投资金去赌无法预测的销售市场。在习惯成自然后,我们做得很轻松。”吴振宇感慨道。创业二十多年来,他首次得以摆脱客户关系维护的繁重负担,将精力集中于产品本身。借助SHEIN的数字化工具,他每天都能实时掌握每款产品的销售行情,“对产品的研发方向和备货,实际上最终都是消费者说了算”。
这一转变正是SHEIN赋能制造端的表现。SHEIN免费向供应商开放覆盖企划、设计、排产、质检到物流的全流程数字化系统,帮助传统工厂摆脱手工记账、邮件沟通等滞后模式,实现全链路在线化与技术驱动。同时,针对生产中的具体操作痛点,SHEIN持续研发并推广高效工具,逐个击破服装生产过程中的疑难环节问题,即便是不具备相应工艺制作经验的工人也能快速上手。
在培训支持方面,SHEIN建立了“线下+线上、日常+专场、送教上门”的立体化培训机制。仅2025年上半年,便开展培训超250场,覆盖上万人次。在产业带一线,SHEIN讲师带着设备与案例走进工厂,专项辅导泳衣车缝中的跳线、破洞等工艺难题。数据显示,拥有SHEIN认证质检员的供应商,其产品整体次品率可降低30%。
李伟明的工厂曾长期受困于色丁面料的油污及尾部查货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参加SHEIN的针对性培训,团队发现油污根源往往在于缝纫线环节,进而优化了验布与材料管控流程。此外,李伟明还将尾部处理环节独立出来,并亲自参与SHEIN质检员培训,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他还整理出一本包含常见疵点的画册,供新员工学习,显著提升了品控水平。
自2023年宣布将在5年内投入5亿元深化供应商赋能以来,SHEIN已在技术创新、培训支持、工厂扩建等方面持续发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投入近3亿元,完成超过52万平方米厂房改造,研发并推广工具170余项,助力中国一批传统工厂实现转型升级。从数字化看板到智能工具,从现场培训到系统性赋能,SHEIN正以实际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