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2018-09-20 1560
导读

 1.1 李宁简介:国内运动品牌强者,多元化品牌组合  中国著名奥运冠军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于1989年创立李宁同名运动品牌,1990

  1.1 李宁简介:国内运动品牌强者,多元化品牌组合

  中国著名奥运冠军“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于1989年创立“李宁”同名运动品牌,1990年李宁在广东三水创立李宁有限公司,并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后一直位于中国国产运动品牌第一位,直到2011年才被安踏超过,居于第二。

  尽管2011年~2014年的转型使李宁净利润大幅下滑,但自2015年起,李宁的经营情况已经逐渐恢复,经过28年的兴衰沉浮,中国知名国产运动品牌先驱李宁依旧居于中国运动品牌前列。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李宁作为中国领先运动品牌之一,集营销、研发、设计、制造、经销及零售于一体,产品主要包括运动及休闲鞋类、服装、器材和配件产品。公司主要采用外包生产和特许分销商模式,截止2017年,李宁的销售网络为6262家,遍布全国31个省份及自治区。

  李宁采取多品牌战略,品牌组合包括自主研发设计的李宁主品牌和特许或第三方合资设立的品牌,涵盖专业运动、运动休闲、运动时尚、户外运动、童装等领域,包括李宁主品牌、艾高、红双喜、乐途、凯胜及Danskin。

  上市至今股价复盘: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上市以来市盈率和市值情况: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聚焦国内中低端市场,定位二三线城市: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中国香港及中国大陆的收入为李宁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李宁2017年总营收为88.74亿元,在中国香港及中国 大陆的营收为86.34亿元,占总营收的97.3%,

  李宁定位二三线城市:李宁的渠道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网点数占总网点数的61%。

  1.2 增长驱动力:李宁主品牌和五大品类带动李宁收入增长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李宁主品牌的收入增长为集团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年李宁总营收同比增长11%,自2004年上市的年 化复合增长率为13%;2017年净利润为5.15亿元,自 2004年起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其中李宁主品牌 2017年的营收为88.1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他品牌 营收为0.55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9%。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五大品类带动李宁收入增长:跑步、训练、篮球、运动时尚和羽毛球为李宁品牌五大品类,带动李宁零售增长。

  2.1 消费环境:国民消费能力逐年提升,纺织服装零售额增速放缓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国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逐年提升:2002年~2017年我国消费水水平逐年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02年及2007年较高,分别为13.4%、12.2%,消费性支出实际同比增速2009年最高为10.1%,2009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速回暖:2000年~2007年,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速呈上升趋势,增速较快,2007年曾触及历史最高25.5%,2008年~2009年下滑后,2010年回升到24.8%,2010年~2016年,增速整体放缓,2017年触底回升,同比增速为7.8%。

  2.2 行业格局:运动鞋服行业市场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中国运动鞋服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提升:2012年~2017年,我国运动鞋服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提升,年复合增长率为8.79%。2017年我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为2121.48亿元,同比增长12.5%。

  运动鞋服板块增速居于中国服装行业各子版块前列: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增速自2014年后维持稳定,并居于中国服装行业各子板块前列。

  我国运动服饰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我国运动鞋服市场的集中度逐年提高,到2017年,CR5和CR10分别为53.9%和68.95%。

  2.3 竞争格局:中国市场内各运动鞋服品牌表现分化

李宁28年兴衰之路:从崛起到连亏 最终品牌重塑

  各品牌表现分化:2012年安踏、李宁、361度和特步的市场占有率下滑,2013年~2017年,安踏市占率在7.0%~8.0%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李宁、361度和特步均维持在4.0%~5.5%的范围内。2017年,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8%和16.8%,而位于第二第三的安踏和李宁分别为8.0%和5.3%。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280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