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寺库网Q2报表中貌似看到奢侈品电商复苏迹象,奢侈品行业再度回归聚光灯下,然而真相往往被表面传达出的“事实”掩盖住,看似数据增长背后,奢侈品电商发展实则早已暴露出重重问题。
假货横行,奢侈品电商成为“烂货”重灾区
据咨询公司贝恩发布的《201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达到1420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约20%,创下了自2011年以来最大增幅,奢侈品亿万级大市场,交易假货率居然高达62%。奢侈品单价高,市场流通渠道多(实体店、网上商城、代购、保税店、微商等等),难以控制,假货成为所有购买奢侈品顾客的痛点。
随着市场经济达到空前繁荣状况,人们消费理念持续升级,已不再满足于低端市场供应的“价廉货”,开始寻求高品质生活带来的奢侈品享受,在高内需、重利润利益驱使下,衍生出众多细小领域“耕耘”的海外代购、厂家直销、微商等,持续向市场输出“低价”高仿品,而奢侈品电商也开始遭受不同程度“爆假”雷区,聚美优品、亚马逊、京东商城、1号店、走秀网、拉手网等都曾曝出过出售假货行为。
一些奢侈品平台单一追求商家规模、吸引入驻,降低审核要求,对于货物品质监管不严,致使假货混淆其中。在综合性电商“物美价廉”价值观念长期主导下,奢侈品电商从一开始就肩负着由低廉到品质的思维转换重任,与高端消费人群建立信任围墙。
从无到有:夹缝中生长的奢侈品电商
2017 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接近 1.16 万亿欧元,同比增长 5% 。分品类占比最高的是豪华车,市场规模 4890 亿欧元占比 42% ;其次是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 2620 亿欧元,占比 22.6% ;第三是豪华酒店,市场规模 1910 亿欧元,占比 16.5% ;其余 6 类奢侈品市场规模较小,占比均小于 10% 。
面对高利润产业,创业者纷纷试水奢侈品领域,中国垂直奢侈品电商一度风靡,走秀网、唯品会、第五大道等曾辉煌一时,但在舞曲落幕后也相继退出奢侈品阵营,唯独坚守前线的垂直电商寺库网,一枝独秀,但在多方力量裹挟下,日子也如履薄冰。
7月24日,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开云集团(Kering)宣布,继Saint Laurent、Alexander Mcqueen和Pomellato之后,旗下Balenciaga品牌也正式入驻京东旗下的TOPLIFE,这是Balenciaga首次以官方旗舰店的形式入驻国内第三方零售平台。而阿里巴巴则上线了天猫奢侈品虚拟APP Luxury Pavilion,开始进行奢侈品线上精准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