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让东北接手沿海淘汰的纺织服装行业,真的行吗?

   2023-01-13 8600
导读

纺织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在一些刚刚兴起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它几乎就是工业的全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之中,

纺织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在一些刚刚兴起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它几乎就是工业的全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之中,首先取得突破的往往也是纺织业;但是,仍然在这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中晚期,也是这个行业首先失去竞争优势,主动或被迫放弃这个曾经给自己带来希望和荣耀的行业。


最早的纺织中心是英国的利兹市,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成为全球的纺织中心,现在的利兹市已经转型为金融业、医疗保健行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仍然是欧洲相对繁荣的地区。美国的兰卡斯特县、佐治亚州和北卡罗莱纳州等均出现过纺织中心,现在已经基本都没有纺织行业了。

二战后,纺织在日本兴起,于是才有了,1962年,当时的女排主帅大松博文组织了一群纺织厂的“纺织女工”开始了世锦赛备战。当年,这批被称为“东洋魔女”的队伍就夺得了世锦赛冠军。

然后就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上海,成功接过纺织这项传统的轻工业项目,把其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现在已经逐步转移到了周边的浙江等地。


东北的纺织行业起步并不晚,“奉天纺纱厂”开设于1923年,是当年张作霖创办的一家官商合办的股份制纺纱厂。建国后,奉天纺纱厂改名为沈阳纺织厂,该厂还曾被评为国家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纺织工业部先进企业。现在的老厂址,大家猜也能猜到,已经成为了商品房。

纺织工业在无数的国家和地区兴起又衰落,当然和当地的各种条件变化有关。作为轻工业,这个行业并不需要如同能源化工一样的大资本投入;虽然也要依靠科技水平,但研发之类的知识性的投入比例也是不大的,而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需要,非常需要大量的年轻女工,而且是廉价的女工,一般需要周边有广大农村地区,有大量想进城获得更好生活的青年男女。改革开放的初期,如果沿海的周边没有,但全国的青年愿意过去,也行。


这个条件,可能现在的东北已经不具备了;不用说东北,全国大部分的地区都不具备了。纺织行业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能向东南亚和南亚的转移不可避免了。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好的消息,那就是随着技术的提高,比如通过在传统验布机上加装工业摄像头,串联人工智能芯片,可以做到全自动检测面料疵点,大幅提升纺织生产检测效率,纺织业对人工的需求大幅下降。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如果不怎么需要人工了,那些进口我们布料和服装的发达国家,为何不自己靠自动化设备生产呢?所以说,认为后续自动化进程,能让我们盈两次的想法,是不现实,甚至荒唐的。


东北需要的仍然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他们不应该主要成为产业转移的接收地,而应该是在原有不错的工业基础上,尽快找到可以对当地经济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的产业。虽然这个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但必须去试着寻找才会有机会!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14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