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半岛聚焦丨青岛女企业家陈玉兰逝世,曾掌舵全国最大发制品、针织服装出口生产基地

   2023-10-12 半岛都市报2450
导读

据悉,原即墨市政协副主席、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陈玉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1日7时30分在青岛市即墨区

 


据悉,原即墨市政协副主席、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陈玉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1日7时30分在青岛市即墨区逝世,享年83岁。

陈玉兰,曾是全国最大发制品、针织服装出口生产基地——青岛即发集团的掌门人,平常给人的印象是:头发花白、说着一口地道即墨话。

2005年5月,陈玉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陈玉兰是十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曾兼任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青岛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等职务;被授予中国优秀女企业家、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杰出人物、全国纺织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带假发厂找准风口

陈玉兰是从工业生产第一线成长起来的优秀女企业家。

1963年,高中学历的陈玉兰仅有22岁,她进入"即墨档发生产合作社",成了一名包装员。这间将假发加工户组织起来的手工生产合作社,就是即发集团的前身。后来,陈玉兰当过出纳员、统计员、分管生产的计划人,上世纪70年代任生产经营副厂长。

70年代,国际市场化纤假发迅猛发展,直接影响国内将乱发收集梳理而成的传统“档发”出口滞销,工厂效益跌至谷底。因此,三十岁出头的陈玉兰决定变换发展策略,不再将假发作为工厂的唯一主营产品,开辟出了劳保手套、玩具假发等新产品线,使当时的即发避开危险期,效益回升。随后,陈玉兰也升为厂长。

80年代,受出口配额的限制,当初把企业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主导产品劳保手套一度停产,企业又一次面临危机关头。考察获知国际市场对纯棉针织内衣的需求提升,1981年,陈玉兰带队赴日本学习,成为即墨企业出国学习的首例,此行购置了大批国际先进设备。

1982年,陈玉兰办起了即墨第一个来料加工项目,继而与日本兵库县贸易株式会社签订了即墨第一个针织内衣补偿贸易项目,企业实现了跨行业经营的关键转移,年产值从几百万元发展到了上千万元,一跃成为即墨市产值利税大户。

1987年,陈玉兰在“拨改贷”政策下使公司的针织项目成功中标,获370万元资金,并利用日本政府“黑字还流”贷款300多万美元,顺利实施技术改革。1989年,公司更名为即墨市发制品总厂。

据统计,即发共组建合资合作企业18家,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敢于争先,让企业“走出去”

90年代,陈玉兰带领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稳步快速增长。1992年,公司更名为即墨市发制品集团公司。1993年,成立多家海外合资公司。1997年,公司首次采用“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并于2000年建立了针织工业园,带动起即墨市上千家针织产业集群。2002年12月,即墨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选为“中国针织名城”。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304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