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9月,河南省乡村振兴局、省妇女联合会共同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支持100个以上乡镇、1000个以上行政村,培育发展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链也是河南培育壮大的2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2024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大河财立方新春走基层,共同推出“百镇千村服装未来”策划报道,记者走进基层,深入探访走在乡村服装产业前列、产业特色明显的乡镇,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
【大河财立方记者陈薇文图】轻盈的锣鼓敲起来,火红的社火耍起来。
农历春节将至,闻名全国的“社火道具村”——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里却异常忙碌,家家户户几乎都在赶工舞龙、舞狮等社火道具,大货车在村口的快递点,等待包装好的社火道具装车发货。
龙年让“舞龙”成为社火道具中的顶流。从去年12月开始霍庄村手工制作的舞龙供不应求,订购舞龙工期已经排到了春节后。
龙年想“舞龙”要排队
“不怕你笑话,我这一个月早晨都没洗脸了。”1月29日,霍庄村霍坤峰家中的小院里,堆着很多半成品的舞龙的部件。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在赶制舞龙的订单,每天赶工到深夜,一大早又被各种催单的电话叫醒。
今年春节庙会、灯会非常密集,又恰逢龙年,让舞龙的需求暴增,临近春节,霍庄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赶工。霍坤峰现在发货的订单,不少都是一个多月之前的。
“有老客户要了两条龙,今天给发出去一条,让他先耍着,另外一条春节前肯定赶不出来了。”霍坤峰说,他劝说客户退单,没想到客户坚持不退单让霍坤峰慢慢做,正月十五之前发货也行,二月二之前发货也行,今年耍龙的机会多着呢,总之这条龙要定了。
逢年过节,舞龙、舞狮、旱船、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都是庙会、乡村大集最为吸睛的节目。这些表演统称“社火”,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社火表演想要热闹,离不开舞龙、舞狮、大头娃娃等众多服装道具。
位于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的霍庄村社火道具制作技艺,从清光绪年间就已经开始,除了今年卖到脱销的舞龙,村里还有舞狮、舞扇、旱船、戏服等社火道具产品30大类200多个品种,别看霍庄村不大,其社火道具份额在长江以北约占六成。
100多年做社火道具的历史,这门手艺已经融入霍庄人的集体记忆。在这里,不论男女,大都会干社火道具制作这门手艺活,甚至一些人家三代都做社火道具。
花样翻新社火道具更红火
年轻一代的加入,让社火道具制作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更为先进的加工工艺以及自主的设计。
“今年社火的市场需求爆发,霍庄村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跟不上,供不应求,有单子也不敢接。”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说,这是霍庄村各家各户普遍遇到的甜蜜烦恼。为了提升加工的效率,霍军政为村民们作了转型示范。
霍军政曾在“中国鞋都”温州打拼,回村从事社火生产也选择了戏鞋、戏靴这个细分品类。他引入机器制鞋生产线,让人工流水线配合机器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将戏靴的木底升级为塑料底,不仅穿着更舒适,在雨季表演时也不用担心戏鞋损坏。为提升鞋面上绣花的效率和产能,霍军政也引入了电脑绣花。